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张岱《古兰亭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张岱《古兰亭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岱:古兰亭辨

张岱

会稽佳山水,甲于天下,而霞蔚云蒸,尤聚于山阴道上。故随足所至,皆胜地名山。王右军卜居兹土,于千岩万壑中,独取兰亭一席地。其景物风华,定当妙绝千古。且余少时见兰亭墨刻,岩峦奇峭,亭榭巍峨,曲水流觞,浴鹅涤砚。开卷视之,不禁神往。

万历癸丑,余年十七,以是岁为右军修禊之年,拉伴往游。及至天章寺左,颓基荒砌,云是兰亭旧址,余伫立观望,竹石溪山,毫无足取,与图中景象,相去天渊。大失所望,哽咽久之。故凡方外游人,欲到兰亭者,必多方阻之,以为兰亭藏拙。因此裹足不到,又六十年所矣。

今年又值癸丑。 自永和至今,凡二十二癸丑。余两际之,不胜欣幸。因檄同志,于三月上巳,会于兰亭,仿古修禊。是日天气晴和,偕吾弟登子,轻身济胜,陟岭登岩。坐天章方丈,寻览古碑。始知旧日兰亭与天章古寺,元末火焚,基址尽失。今之所谓兰亭者,乃永乐二十七年郡伯沈公择地建造,因其地有二池,乃构亭其上,甃石为沟,引田水灌入,摹仿曲水流觞,尤为儿戏。盖此地撇却崇山,推开修竹,制度椎朴,景色荒凉,不过田畴中一邮表畷耳!且地方湫隘,亭榭卑污,兰亭图上四十二人大会于此,舆马冠盖,驺从多人,黑子弹丸,于何驻足?其为影射,不问可知。

寺僧言此原非故址,半里外尚有古兰亭焉。余与登子乱踏荆棘,急往视之。及至其地,偏颇僻仄,愈不足观。傍有石门,勒“古兰亭”三字。余细视之,乃是入兰亭之古道,盖路也,而非亭也。还至方丈,复捡啇吏部碑文。言万历三年,西蜀刘见蒿、王松屏诸公得地于崇山之麓,溯流曲折,稍存永和之旧。捐金若干,委寺僧修葺。有亭翼然,匾曰“兰亭遗迹”。后建厅事五间,以供宴会。曾不多时,寺复摧残,亭亦旋废,其基址亦无所考矣。

余谓登子曰:“右军,文人也,韵人也。其所定亭址,必有可观。盍于荒草丛木中栉比寻之?”乃于天章寺之前得一平壤,右军所谓崇山峻岭者有之,所谓清流激湍者有之,所谓茂林修竹者有之,山如屏环,水皆曲抱。登之招手呼曰:“是矣!是矣!”乃席地铺毡,解衣盘礴,幽赏许久,日晡方归。

余谓兰亭古迹,埋没千年,一如兰亭真本,辨才死守,什袭藏之,不许人见。后被萧翼赚出,走至半途,袖中偷看,遍地花开。此是寺中故典。余急欲于此地建一草亭,还其故址。一为兰亭吐气,一为右军解嘲;亦犹梁上兰亭,被余、登子等闲赚出之也。亭名墨花,窃附萧翼。

本文选自张岱的琅嬛文集。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等大会于兰亭,以事修禊,作兰亭集序纪其盛,文章、书法,并称双绝,兰亭也从此著名。随着时代迁延,到了明代,兰亭故迹已经迷失。张岱此文,就是为寻绎古兰亭遣迹而作,虽题为“辨”,却并不作枯燥的考证和说理,而是描山摹水,情趣盎然,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全文可分三部分,分别写了作者一生中三个阶段对兰亭的理解和与兰亭的因缘。

第一部分记“少时”的作者未见兰亭故迹之前,兰亭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张岱是绍兴人,对家乡的山水风物情有独钟,故称“会稽佳山水,甲于天下”。“而霞蔚云蒸”几句,使人想起王羲之之子王献之对山阴道的赞美:“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作者推想,在这样的胜地名山之中,王羲之选中的兰亭,定有“妙绝千古”之处。而且作者还见到过描绘兰亭的墨刻图,画中景象,进一步印证了他的推想,这使他心神向往。“不禁”二字,贴切地刻划出少年人纯真美好的憧憬和跃跃欲试的冲动。

第二部分写作者十七岁初游兰亭旧址。这一年论干支纪年,岁在癸丑,正是王羲之修禊之年,作者特地选择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时日游兰亭,可见他对心目中的这块“圣地”是多么珍惜,对初游兰亭是多么重视,想着多年神往的兰亭就要出现在自己眼前,他的心情又该是多么激动!然而,他所见到的却是一片“颓基荒砌”,“毫无足取”的“竹石溪山”,这与他少年时所看到的“图中景象”,与他心目中的兰亭,判若两个世界,怎能不使作者“大失所望”!期待越是殷切,失望的打击就越大。内心珍藏多年的美好形象幻灭了,因而万分痛心,“哽咽久之”。对这次游历所见,他没有多写,也不愿多写。他阻止别人去游兰亭,也是为了不让别人体验自己的痛苦心情,保护兰亭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印象。这举动也可看出张岱年青气盛,任情率直的性格。

第三部分是年逾古稀的作者与兰亭阔别六十载后,旧地重游。这次游兰亭的契机,还是癸丑年,但和初游兰亭的情形有所不同。初游时不过“伫立观望”,掉头就走;这一次则谒碑访僧,追流溯源,静观默察,游得很细心。此时作者的年龄、修养、心情都已进入老境,而且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不象第一次那样仓促和沮丧,但寻觅兰亭古迹的愿望却显得更加迫切。他先是冷眼观察所谓的兰亭遗迹,探究它的由来,一一考辨其环境、布局、构造、气度,断定其为“影射”,认为如此椎朴荒凉,“不过田畴中一邮表畷(管理农田小官所住的野外小舍)耳”。当寺僧告知“半里外尚有古兰亭焉”,作者喜出望外,“乱踏荆棘,急往视之”二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急切的心情。但此番所见到的“愈不足观”迫寻古迹的线索也茫然无绪了。然而,经过这两次寻找,作者顿然有悟。他不象年青时那样扫兴而归,而是决计抛却前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审美经验,依照自己对王羲之和兰亭的理解,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去挖掘。终于心与境遇,“得一平壤”,兰亭集序中所描写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历历在目。作者为自己的发现而欣然欢呼,席地而坐,怡然幽赏,盘桓不去。作者并不刻意找什么残垣断壁、废池枯流来为自己的发现作佐证,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里的真山真水、精神气脉是与心目中的兰亭相通的,这里有兰亭之美的真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篇文章中的古兰亭之于作者,就是一个“有我之境”。张岱寻觅兰亭故迹的过程,正是追求物我合一,心境相融的完美境界的过程。他对那些所谓遗迹的考辨和唾弃,就是执着于自己的审美理想;而一旦寻觅到了心中的兰亭,一切论证就都是多余的了。也许本文算不上合格的考证文章,但它却是篇不可多得的、充满美的灵感的散文佳作。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用萧翼从辨才和尚处赚取兰亭集序真迹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对兰亭故迹的发现,得意而不乏幽默。他那建亭命名的设想,也给读者以遐想,情意浓厚,韵味深长。

猜你喜欢
  •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

  • “仁,人之安宅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仁 ① ,人之安宅 ② 也;义 ③ ,人之正道 ④ 也。”(《孟子·离娄上》十) 注释 ①仁:仁德。②安宅:安定的住所。③义:道义。④正道:正确的道路。 【译文】 孟子说:“仁,是一个人立身

  • 周艳丽《身体里的谷子》散文鉴赏

    谷子长在村庄的坡地上,可它却像我的影子,不管走到哪儿,它都在我的身后站着。站在我身后的谷子,有时离我很近,近到我恍惚自己的身体

  • 黄遵宪《五月十三夜江行望月》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黄遵宪五月十三夜江行望月洒泪填东海,而今月一圆。江流仍此水,世界竟何年。横折山河影,谁攀阊阖天?增城高赤嵌,应照血痕殷。作者简介

  • 杜甫的诗:《咏怀古迹五首 其四一》全诗翻译注释及鉴赏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早晨经过漆公店时的情景。翻译成英文为《Passing the Lacquer Shop at Dawn by Song Yuan》。 The poem "Passing the Lacquer Shop at Dawn by Song Yuan", written by Yang Wanli, depicts the scene when the author passes by the lacquer shop in the morn

  • 欧阳修《寄答王仲仪太尉素》全诗鉴赏

    丰乐山前一醉翁,余龄有几百忧攻。平生自恃心无媿,直道诚知世不容。换骨莫求丹九转,荣名丰在禄千锺。明年今日如寻我,颍水东西问老农。

  • 《借你胸怀一哭》刘诚龙散文赏析

    阮籍有胸怀可借睡。隔壁邻居有少妇,温柔又漂亮,美丽又大方,算是好胸怀。阮籍喝了二醉酒,酒气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酵成胆气,去找美

  • 鲁迅《明天》全文

    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 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的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 你你你又在想心思。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

  •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

    【3275】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编写组编,江西高校出版社,17万字,2016年9月第1版,24 9元)△共四章:红色文化与社会主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