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原文鉴赏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著名军事学家,齐国乐安(今山东省惠民县)人。其生卒年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因齐国发生内乱,他出奔到南方的吴国,被吴王阖闾任以为将,同伍子胥一起辅助吴王“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对吴国的强大起了重要作用。
孙子总结了当时和以往战争的经验,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有关论述,创立了自己完整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在孙子一书中,他分析论述了古代战争各个方面的向题,提出了以“道”为首的决胜条件、“知己知彼”的指导思想和“先胜后战”、“示形动敌”、“敌分我专”、“避实击虚”、“因敌制胜”等一系列重要作战法则。尤其是他能以哲学家的理性态度来研究战争问题,在分析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和军事辩证法观点,许多命题不仅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而且具有较普遍的哲理意义。在写作艺术上,孙子也以议论风发、语言流畅、气势充沛、文辞叙次颇能出奇制胜而见称。“其词约而缛,易而深,畅而可用”(明归有光诸子汇函),确令人爱读,耐人嚼味。它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后世的兵书战策不只在军事思想上“无出孙武”(李卫公问对),在文章艺术上也同样很难超过它。
孙子又名孙武子、孙子兵法,韩非子·五蠹已提到此书。史记记述为十三篇,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八十二篇,自曹操作注后流传至今的均为十三篇。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墓葬里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中,又新发现了四篇不见于现存史籍的重要佚文和一篇记述孙子事迹的佚文。
-
《乌栖曲》 【作者】:李白【年代】:唐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
郑樵编著《通志》郑樵是南宋初年的著名史学家。他所撰述的《通志》,是继司马迁之后纪传体通史的续作,对封建史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郑
-
委蛇卷十三委蛇卷十三 【原文】 道固委蛇,大成若缺。如莲在泥,入垢出洁。先号后笑,吉生凶灭。集《委蛇》。 【译文】 应懂得
-
曾巩 尚书司门员外郎晋国裴君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台以游,而命之曰拟岘台,谓其山谿之形,拟乎岘山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而间独求记于予。 初,州之东,其城因大丘,其隍因大谿,其隅因客土,以出谿
-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唐山水诗鉴赏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感觉写春天,画面优美,气氛柔和。 “迟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 “春日迟迟。”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孩子的爸爸在島上当兵,孩子跟妈妈去过一次。在岛上,孩子看见爸爸了。孩子觉得穿着军装的爸爸很好看,也很威武。那几天,孩子的爸爸总是抱
-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① ”(《论语·里仁》二十五) 注释 ①德:道德、德行。指有德者。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德行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定有志同道合之士与他相伴相随。” 感悟 好人有好
-
(节自 《晋世家》) 十九年,献公私谓骊姬曰: “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 ① 。”骊姬泣曰: “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 君必行之,妾自杀也。” 骊姬佯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