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巢湖夜月》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朱弦:巢湖夜月
朱弦
月何所不宜哉!宜曲房,宜舞榭,宜深闺思妇,宜茆店行旅、梨花院落,宜春冷露无声,宜秋而娟娟瑟瑟,又宜霜夜。何者?气味澹冶凄清。欢者见之而欢,愁者见之而愁,足以感人故也。然宜春、宜秋、宜霜夜,总不敌宜水以其无障无碍也。
巢湖去郡城东南六十里,约略可万余顷。当其月夕微风不生,流光接天,静影沉碧。羁人当此而神开,劳者对此而机息,恍乎置身于广寒世界也。因思曹公驻军赤壁时,朗月在天,横槊酾酒,有“乌鹊南飞”之句,至今传为雄谈。
此湖北隅红矶,一石炎炎,陟削正不让江干赤壁。吴人来争合肥时,孟德亦御之于此。何至寂寂无闻耶?湖南数峰,青插云表,焦姥一拳,仿佛君山,但少湘灵鼓瑟耳,何至无狂士买酒云边之事。
于今弥望烟波,但有渔灯数处,估客数艘,点缀苍凉而已。虽然,江山不改,明月常来,安知千古而下,不有如东坡老子、青莲居士者重来击空明、赊月色,一开此湖生面也。
巢湖,一名焦湖,位于安徽合肥市南,巢县、庐江、肥西、肥东四县交界处,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一夕成湖”的动人传说和优美的湖光山色,赢得了文人许多赞美之笔。朱弦的这篇散文,就是选择月光下的巢湖夜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她那迷人的风采。
文章以月入篇,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月光的美质。她以明净柔和、清凉淡泊,美化着环境,曲房深闺、舞榭院落,无处不照;适宜时节,春露、秋凉、霜夜,无时不有;又牵动愁肠,启人悲欢离合,思妇、行旅、欢者、愁夫,无人不见。这些描写似乎是闲笔,实际上是为写巢湖月色之美,以有力的铺垫。因而立转笔锋,“然宜春、宜秋、宜霜夜,总不敌宜水以其无障无碍也”,月夜中最美的是月光下的水色。水面上的月光。这里虽没有写到巢湖月色,却已虚拟一笔,勾人神思。
本文写巢湖水光月色之美,由湖而山,由山而人,逐层展开。而正面描写仍然较少,多用人物的感受、神奇的传说来烘托,以真实的历史来证实,使巢湖夜月披上神异的色彩,给人以美妙丰富的联想。
先写湖光月色。“月夕微风不生,流光接天,静影沉碧。”在风平浪静的夜晚,明月当空,广阔的湖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举目远眺,万顷湖光与月色相融,水与天相连,一片银色的世界,那静静的月影沉浸在碧玉般的湖水中,人在湖上行,月在脚下走,身临其境,简直是走进了月宫。接着用人们的心理感受从侧面渲染,寄寓他乡之人来到这里,立即忧消愁解,忘掉了孤独和苦闷;劳役者见到此景,遗弃人世,一切念头随之而消失,因为他们似乎游乐在月宫仙境中。湖光月色能给人如此神话的精神享乐,难怪自古风流人物总是对月抒怀,作者又用历史英雄人物曹操临江对月,赋诗抒怀,进一步地证实水光月色的动人场面。这里,我们暂且不论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佳句是否在赤壁夜月吟成的,而作者以虚出实的艺术效果是十分显然的。
月下的“湖光净如濯”,是美的,而月下湖岸又别具风姿。北岸红矶,峭然耸立,高峻陡险,虽是炎炎一石,却十分险要,它可同三国争雄会战的长江赤壁相媲美,它曾是曹操对抗孙权的军事要地。这里用比喻和历史突现了石矶的雄奇,在苍茫的月色湖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雄浑苍劲,俨然是巢湖的捍卫者。南岸是青峰挺拔,直上云端,苍苍茫茫,宛如天柱。以上作者从形态和色彩,构造了巢湖夜月的完整画面,湖水、石矶、云峰,错落有致,形态万千;月色、碧水、红石、青山、相映生辉,彩色纷然。不过,月光的巢湖还有一种空灵之美,那就是焦姥山了。这里有最动人的传说,在巢州下陷的前夕,焦姥老妇事先预知,携女登山避水,母登此山,故称焦姥山,女登隔水相望的孤山。而作者全然不写这些传说,也许是人人皆知的传说,写得太实反失去了魅力,因而避实就虚,用洞庭湖中的君山来比拟,君山曾是尧女舜妃湘君游玩过的地方,这个传说更为神奇动人,因而就能引起人们更神奇美妙的想象。
古老的传说已是遥远的历史了,而今的夜月巢湖仍然一片宁静,“弥望烟波,但有渔灯数处,估客数艘,点缀苍凉而已”,在茫茫的烟波中,渔民的星星点点的灯火,往来的几只商船,更增添了夜月的宁静气氛。这湖光、山色、人情,多么令人神往。最后转而议论,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出了巢湖夜月的永久魅力。“江山不改,明月常来,安知千古而下,不有如东坡老子、青莲居士者重来击空明、赊月色,一开此湖生面也。”他相信,巢湖夜月之美是不会改变的,千秋万代之后,也一定会有象李白、苏轼那样有名望的文人学士来此赏景,对月抒怀,为巢湖增添新的情思。
-
全诗只有四句,篇幅短小,文字清新洗练,这正是民歌的本色。第一、二句用排比句法,连用两个比喻修辞格,写出了白石郎所居神祠的环境美。
-
陆游《卜算子》陆 游 陆 游 咏 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这首词作于陆游晚年,借梅花写自己的孤寂境遇和坚贞节
-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风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风的古诗1一、赋得
-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
【3886】气质(〔美〕马登著,赵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4 8万字,2016年1月第1版,36元)△共25章:①高贵的气质源自内在的养成;②鲜
-
静爱青苔院,深宜白发翁。貌将松共瘦,心与竹俱空。暖有低檐日,春多扬幕风。平生闲境界,尽在五言中。
-
此诗为元好问晚期之作。是时,他已过起了遗民的生活,编纂诗集,撰写金史。在访诗和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往来于晋、豫、鲁、冀等地,有机会游访名山大川。创作倾向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此时,描绘歌咏山水风光的作品增多。“少室山”在河南登封县西北,颍水发源于此。在这首诗中,作者借描绘少室南原的优美静谧,隐隐地反衬出
-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独是子云居。畴昔探灵奇,登临赋山水。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契阔多别离,绸缪到生死。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晋山徒峨峨,斯人已冥冥。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妻子在远
-
《桃花·山舍南溪小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李九龄
-
新别离 作者: 戴叔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