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王勃《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勃《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王勃:越州秋日宴山亭序

王勃

昔王子敬,瑯琊之名士,常怀习氏之园;阮嗣宗,陈留之俊人,直至山阳之坐。岂非琴樽远契,必兆联于佳辰;风月高情,每留连于胜地。是以东山可望,林泉生谢客之文;南国多才,江山助屈平之气。况乎扬子云之故地,岩壑依然;宓子贱之芳猷,弦歌在属。红兰翠菊,俯映砂亭;黛柏苍松,深环玉砌。参差夕树,烟侵桔柚之园;的历秋荷,月照芙蓉之水。既而星回汉转,露下风高,银烛摛华,瑶觞抒兴。一时仙驭,方深摈俗之怀;五际飞文,时动缘情之作。人分一字,四韵成篇。

王勃这篇诗序,是他前往交趾省父,途经越州时写的,时在上元二年(675)。

此序大意是说,古代名士都爱作山林园池之游,饮宴聚会,雅兴极浓。而江山林泉往往助人文思,发人诗情。我等莅临胜地,飞觞山亭而览佳景,自然有抒兴之作。由于文章用典较多,其意须体味方知。但中间写山亭周遭景物,却色彩明朗、层次清晰,易道易晓。

文中写古代名士向往山林园池,乐于聚饮赏景,举了两个人物为例。一是王子敬,就是激赏山阴“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王献之。他曾径往顾氏名园指点评论,旁若无人。文中“怀习氏之园”的本事应是晋人山简的故事。简守荆州,每临习家园池,未尝不大醉而还。王勃是将两件事合为一件事,使人对王献之的赏爱园池有更丰美的联想。二是阮嗣宗,即阮籍。籍与嵇康同为竹林贤士,康居山阳二十年,籍与其过往甚密,故文中言其“直至山阳之坐”。作者说王子敬、阮嗣宗这种意兴、举动乃是“琴樽(指文士宴集)远契,必兆眹于佳辰;风月高情,每留连于圣地”,实亦暗言作者与众人秋宴山亭情趣之高雅。下写“东山可望,林泉生谢客之文;南国多才,江山助屈平之气”,也是用谢灵运爱作山泽之游而有清新精雅之山水诗,屈原以瑰玮之词写离忧之慨,亦得江山之助,来隐言作者与宴游者饱览山亭周遭之景自当文思焕发。承此而来,即写越州胜地之胜和众人睹胜景而诗兴兴,使文章渐次落到诗序本意上来。

文中写越州胜地之胜,分两方面写,一是写越州山水之美所蕴含的文化积累之深,和越州地方政治的清明。前者用“扬子云(雄)之故地,岩壑依然”来形容,后者用“宓子贱之芳猷,弦歌在属”来作比喻,两者都有称美地方长官的意思。二是写山亭之景的实地风貌。用语不多,但写出了一天不同时刻的景象。“红兰翠菊,俯映砂亭;黛柏苍松,深环玉砌”是白日所见山亭及亭周之景,“参差夕树,烟侵桔柚之园”是傍晚亭下之景,“的历秋荷,月照芙蓉之水”是月中亭下之景,“星回汉转,露下风高”则是夜深亭外之景。通过展现不同时刻的景象来写同一景观的景物,使所写之景不单一、不呆滞,不失为一种写景的好方法。尤为难得的是,作者每写一特定时刻的景象,都象在描绘一幅画,能撩人想象,使人读之有味。

此序不但写景如画,写人物意兴之浓,也显得气势豪迈。所谓“一时仙驭,方深摈俗之怀;五际飞文,时动缘情之作”。显然,与宴者诗兴大发与他们对山亭秋景的无限赏爱有关,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力写人物意兴之浓,也对越州山亭景物之美具有衬托作用。

猜你喜欢
  • 施闰章《过湖北山家》归隐心志诗

    从时令看,阴郁的秋、冬早已过去,现在则是“旧识春风好,殷勤拂面来”的春日了。施闰章大约也已返回故乡,享受着“高柳不藏阁,流莺解就人”式的赋闲之乐。

  • 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全诗鉴赏

    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三年相伴影随身,踏遍江湖草木春。擿石旧痕犹作眼,闭门高节欲生鳞。畏途自卫

  • 《罗曼采罗》

    《罗曼采罗》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德国诗人海涅(1797—1856)晚期诗集。因其中多数诗篇采用罗曼采诗体而得名。此种诗体源出西班牙,原是一种民间叙事谣曲,多写传奇故事,常用对白形式,语言幽默诙谐。它被移

  • 《嘲鲁儒·李白》原文与赏析

    李白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

  • 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全诗赏析

    昨夜宿祁连,今朝过酒泉。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

  •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李白《金陵白杨十字巷》全诗赏析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 宋词典故“平康巷陌”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平康巷陌 【出典】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平康里,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之聚也。妓中有铮铮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墙一曲,卑屑妓所居,颇为二曲轻斥之。其南曲中者,门前通十字街

  • 《醉茶志怪》原文和解析

    醉茶志怪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津门刊本《醉茶志怪》序书影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津门刊本《醉茶志怪》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又名《奇奇怪怪》。四卷三百五十六则。题“津门李庆辰筱筠戏著”

  • 袁枚《苔》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苔》是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描绘苔藓的生命力和坚韧,传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全诗比喻人生与苔藓的成长过程相似,通过苔藓的生命力与繁衍能力,表达了作者对于坚持和生命力的赞美。诗中并未提及其它花草,而是将全篇所表达的思想凝聚于苔藓之中。袁枚通过写苔藓,传达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诗中用词简练,构思独特,富有哲理。整首诗字数不多,却意味深长,给人以深思。这首诗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中的坚持与勇敢,感受到了袁枚对于生命之美的领悟。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