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孤舟》散文赏析
月夜孤舟
发发弗弗的飘风,午后吹得更起劲,游人都带着倦意,寻觅归程。马路上人迹寥落,但黄昏时风已渐息,柳枝轻轻款摆,翠碧的景山巅上,斜辉散霞,紫罗兰的云幔,横铺在西方的天际。他们在松阴下,迈上轻舟,慢摇兰桨,荡向碧玉似的河心去。
全船的人都悄默地看远山群岫,轻吐云烟,听舟底的细水潺湲,渐渐的四境包溶于模糊的轮廓里,远景地更清幽了。
他们的小舟,沿着河岸慢慢地前进。这时淡蓝的云幕上,满缀着金星,皎月盈盈下窥,河上没有第二只游船,只剩下他们那一叶的孤舟,吻着碧流,悄悄地前进。
这孤舟上的人们——有寻春的骄子,有漂泊的归客,在咿呀的桨声中,夹杂着欢情的低吟和凄意的叹息。把舵的阮君在清辉下,辨认着孤舟的方向,森帮着摇桨,这时他们的确负有伟大的使命,可以使人们得到安全,也可以使人们沉溺于死的深渊。森努力拨开牵绊的水藻,舟已到河心。这时月白光清,银波雪浪动了沙的豪兴,她扣着船舷唱道:
“十里银河堆雪浪,四顾何茫茫?这一叶孤舟轻荡,荡向那天河深处,只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我欲叩苍穹,问何处是隔绝人天的离恨宫?奈雾锁云封!奈雾锁云封!绵绵恨……几时终!”
这凄凉的歌声使独坐船尾的颦黯然了,她呆望天涯,悄数陨堕的生命之花;而今呵,不敢对冷月逼视,不敢向苍天申诉。这深抑的幽怨,使得她低默饮泣。
自然,在这展布天衣缺陷的人间,谁曾看见过不谢的好花?只要在静默中掀起心幕,摧毁和焚炙的伤痕斑斑可认。这时全船的人,都觉得灵弦凄紧,虞斜倚船舷,仿佛万千愁恨,都要向清流洗涤,都要向河底深埋。
天真的丽,他神经更脆弱,他凝视着含泪的颦,狂痴的沙,仿佛将有不可思议的暴风雨来临,要摧毁世间的一切:尤其要捣碎雨后憔悴的梨花,他颤抖着稚弱的心,他发愁,他叹息,这时的四境实在太凄凉了!
沙呢,她原是漂泊的归客,并且归来后依旧飘泊,她对着这凉云淡雾中的月影波光,只觉幽怨凄楚,她几次问青天,但苍天冥冥依旧无言!这孤舟夜泛,这冷月只影,都似曾相识——但细听没有灵隐深处的钟罄声,细认也没有雷峰塔痕,在她毁灭而不曾毁灭尽的生命中,这的确是一个深深的伤痕。
八年前的一个月夜,是她悄送掉童心的纯洁,接受人间的绮情柔意,她和青在月影下,双影厮并,她那时如依人的小鸟,如迷醉的酴醿,她傲视冷月,她窃笑行云。
但今夜呵!一样的月影波光,然而她和青已隔绝人天,让月儿蹂躏这寞落的心。她挣扎残喘,要向月姊问青的消息,但月姊只是阴森地惨笑,只是傲然地凌视——指示她的孤独。唉!她在将凄音冲破行云,枉将哀调深渗海底——天意永远是不可思议!
沙低声默泣,全船的人都罩在绮丽的哀愁中。这时船已穿过玉桥,两岸灯光,映射波中,似乎万蛇舞动,精彩飞腾。沙凄然道:“这到底是梦境?还是人间?”
颦道:“人间便是梦境,何必问哪一件是梦,哪一件非梦!”
“呵!人间便是梦境,但不幸的人类,为什么永远没有快活的梦……这惨愁,为什么没有焚化的可能?”
大家都默然无言,只有阮君依然努力把舵,森不住地摇桨,这船又从河心荡向河岸。“夜深了,归去罢!”森仿佛有些倦了,于是将船儿泊在岸旁,他们都离开这美妙的月影波光,在黑夜中摸索他们的归程。
月儿斜倚翡翠云屏,柳丝细拂这归去的人们——这月夜孤舟又是一番梦痕!
(原载蔷薇周刊,1927年5月24日第2卷第26期)
-
天彭号小西京,以其俗好花,有京洛之遗风。大家至千本。花时,自太守而下,往往即花盛处张饮,峦幕车马, 歌吹相属。 最盛于清明、寒食时。在寒食前者,谓之火前花,其开稍久。火后花则易落。最喜阴晴相半时,谓之
-
表现主义*先驱、瑞典剧作家约翰·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代表剧作。写于1907年。是斯特林堡后期作品。 剧本未分幕,也未分场,但从布景安排
-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自哪里,什么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张学生必背得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小学必背75首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方便打印版,转载于“绿色文库网)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
-
韩愈 臣某言: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 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 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 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 帝尧在位
-
容斋五笔天庆诸节 【原文】 大中祥符之世,谀佞之臣,造[1]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诸节并兴。始时京
-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星气尚芳丽,旷望感心神。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
晋·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这是陶渊明《杂诗》中第一首(“人生无根蒂”篇)的最后四句。这四句语意连贯,形象完整,故亦可独立成章,人们常常引用,标为《惜阴》。 陶
-
《城南》是中国古代诗人曾巩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该诗以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为主题,刻画了诗人对城南景物的描绘与赞美。诗中语句通顺,描写细致入微,给人以美好的享受。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深情厚意的心态,感动了许多读者。《城南》给人以思乡之情,情感流露自然而真实,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诗是诗人对故乡以及城南的真挚感慨,也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