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闻过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吴海·闻过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海自始知学,窃有志乎圣人之道①。然资质愚昧,平日所为,鲜能不悖于理②。中夜以思,惕然自惧③。诚以人之有过不能自知,而他人知之。人知之而或将告之,不知其乐闻与否也,则亦将不告而已矣。然则虽欲闻之,安得而闻之?用是扁其见宾会友之所曰:“闻过斋”④。夫过而人告之,幸也。过而不闻,不幸也。告之而不受,受之而不悔,悔而不改,是自弃也。海虽不敏,其忍遽自弃乎⑥?敢因以请而箴,用自警云。
人之有过,鲜能自知。知而必改,其躬乃治⑦。嗟予小子,实寡实陋。虽曰有志,而未克就。修心以思,据己而为。是敢谓然,自信不疑。忧心皇皇⑧,如疾在体。曷赐之药⑨,而有弗喜⑩。幽幽冥行(11)擿埴取塗(12)。曷炬烛之(13),而有弗趋。君子爱人,示之以德。既教既戒,俾我弗惑(14)。善迁则有,过改则无。申以朝夕(15),诲于坐隅(16)。
【注释】
①窃:犹言“私”,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②鲜(xian):少。悖:违背。
③惕然:敬畏、戒惧的样子。
④扁:通“匾”。
⑥遽(ju):急,骤然。
⑦躬: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
⑧皇皇:同“惶惶”,心不安貌。
⑨曷:何。
⑩弗:不。
(11)冥:夜。
(12)擿(zhi)埴(zhi)取塗:盲人以杖点地,探求道路。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李轨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塗,通“途”。
(13)烛:照耀。
(14)俾(bi):使。
(15)申:表明,申述。
(16)坐隅:即指座右。
【译文】
我从开始知道学习,就有志于圣人之道。但资质愚昧,平日所做的,很少能不违背道理。半夜思考,自己感到戒惧。我委实以为人有过错自己不能知道,而他人知道。他人知道或许将要告诉你,又不知你是否乐于听从。那么,也就不告诉了。既然如此,虽想听到,怎么能听到呢?因此,在会见宾友的场所立一块匾,叫“闻过斋”。有过错而别人能告诉,是幸运的。有过错而听不到,是不幸的。告诉你而你不接受,接受了却不悔悟,悔悟了而不改正,是自暴自弃。我虽然不聪明,难道忍心急于自暴自弃吗?于是由于别人的请求而写了箴,用来自警罢了。
人有过错,很少能自己知道。知道了而必定改正,自身才能修养好。像我这样的后辈,见闻寡陋。虽说有志,却未能实现。根据自己的心来思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行动。这样做,怎敢说对,而自信不疑?忧心忡忡,如同身上有病。为什么给你药,却不高兴?漆黑的夜里行走,以杖点地,探索道路。为什么给你火炬蜡烛照亮,而你不走?君子爱人,指给他做人的品德。又教训又警戒,使我不迷惑。向别人的善行学习,你就有了善行。过错改了,也就没有了。朝朝夕夕这样去做,把教诲写在座右。
-
宋词典故·烂柯 【出典】 见“石室棋半局”条。 【释义】 传说晋时王质入山伐木,遇仙人弈棋,质坐观未久而斧柯已烂。后因用为咏神仙、弈棋或世事变迁的典故。 【例句】 ①顾谓同来稚子,应烂汝、腰下长柯。(
-
云上于天 ① ,君子以饮食宴乐。(《周易·象传》) 注释 ①云上于天:意即水汽上天为云,形成一种蒸养太和、方云未雨的天象,构成《需》卦,引申为等待的意思。饮食宴乐:是指等待之际一种从容自娱的方式。 译
-
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绝美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美的诗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求:春天到来的精美诗句,词句,??。你好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
-
【原题】: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作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肤学小子率意忘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 (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wang,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
-
这是一首记梦词,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
-
戍妇 作者: 罗公升 【原
-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四方称赏名已高,五陵车马无近远。晴景悠扬三月天,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他垆邻肆何寂然。主人无厌且专利,
-
孤悬东海最东端的嵊泗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岛。可文学之火始终不灭,民国时期就有文学社团成立,而今更是人才济济,时有佳作。这里展示的四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