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乐之忍第七》译文与赏析
乐之忍第七
乐之忍第七
音聋色盲,驰骋发狂,老氏预防。
朝歌夜弦,三十六年,嬴氏无传。
金谷欢娱,宠专绿珠,石崇被诛。
人生几何,年不满百;天地逆旅,光阴过客;若不自觉,恣情取乐;乐极悲来,秋风木落。噫,可不忍欤!
【译文】
老子·十二章说,五音能使人耳聋,五色能使人眼盲,纵横驰骋去打猎会使人心发狂。老子认识到了这些道理,强调对于音、色、欲要多加克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过着白天歌舞,夜里奏乐的荒淫无度的生活,才36年,秦王朝就被刘邦灭掉了。
晋朝石崇在金谷园内寻欢作乐,万分宠爱美艳的妾绿珠。赵天伦宠幸的孙秀向石崇索要绿珠未果,便向赵王伦诬告而获罪被斩。
人的一生能有多久,还不足100岁,天地只是暂时居住的旅馆,光阴只是匆匆过客;人如果不好好珍惜这短暂的时间,而放纵自己,恣情取乐,那么到头来就会乐极生悲,就像秋风过后草木凋零一样。唉!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能不忍耐一下恣意享乐的欲望吗?
【评析】
人的一生,细细说来,也只是短短几十载而已。如果不能抓住这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的一个瞬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会愧对自己的人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能纵情取乐,结果葬送了自己的国家,代价可谓是够大的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他们一味追求玩乐,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其是这是十分危险的。当有一天青春不再时,才想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恐怕已经是时不我待了。
典例阐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则为了博取美人一笑而亡国的有名的事例。这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
元戏剧《戴善夫》鉴赏 《风光好》全名《陶学士
-
作者: 崔曙庭 《魏书》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魏收
-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作品赏析【注释】: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
-
【名句】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语出《素问·五藏别论》。生了病而不同意治疗的,病一定不能治疗,勉强给他治疗也没有功效。说明病人不可讳疾忌医,应与大夫配合,治疗才有功效。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出处】唐刘长卿《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 【意思】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全诗】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
-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
《乖龙》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乖龙苦行雨,多窜匿古木中及檐楹内,雷神捕之。”又,宋·黄休复《茆亭客话》:“世传乖龙者,苦于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内及楼阁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词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宋词名篇,也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这首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