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志华《清朝通典》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清朝通典又名皇朝通典一百卷,清乾隆时三通馆臣奉敕编修。此书起自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终于1785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年),主要根据清律例、清一统志、大清通礼、大清会典等书中的材料删并编纂而成,是研究清开国至乾隆中期一百七十年间社会典章制度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
清朝通典体例与续通典完全相同,分为九典:食货典十七卷、选举典五卷、职官典十八卷、礼典二十二卷、乐典五卷、兵典十二卷、刑典十卷、州郡典七卷、边防典四卷。卷首有凡例四则。其中细目,因古今沿革的不同,略有更改。如食货典中的榷酤、算缗,礼典中的封禅,清统治者认为是前朝弊法,清代未推行,所以一律删去。兵典中首述八旗,这是清代独有的军事制度,以示重视。州郡典分省排列,因清代幅员广大,超过前朝,再按九州叙述,已不合适。清朝通典从实际出发更改部分细目,这是可取的。
清政府编修清朝通典,政治目的很明确,正如其书总目中所指出的“用以昭示万年”,完全是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虽然清朝通典内容比较充实,是清史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但它的价值毕竟不能和通典同日而语,对其在总目中所作的自我吹捧,必须加以揭露。
清朝通典的编修,也开始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完成于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到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之间,有武英殿刊本和清末浙江书局的复刻本,均与三通合刊。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有十通合刊本,清朝通典影印精装一册,这是目前较好也是最便使用的一个本子。
-
【原题】: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莺花世界
-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送尔游华顶,令余发舄吟。仙人居射的,道士住山阴。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绿萝秋月夜,相忆在鸣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陆机 元康八年 (1) ,机始以台郎出补著作 (2) ,游乎秘阁 (3) ,而见魏武帝遗令 (4) ,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客曰: “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 (5) ,死生者性命之区域 (6) ,是以临丧殡
-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路人青松影,门临白月波。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意味深长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是由我国内地作家、编剧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由我国著名导演姜文执导的一部影片。
-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沽酒张灯火。酒酣火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答云前年偶下山,四十余月客长安。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朝游九城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作品赏析原题: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亦作书衮仪所藏惠崇画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