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三十八诋短逊谢》译文与赏析
三十八诋短逊谢
三十八诋短逊谢
傅献简公言李公沆秉钧日,有狂生叩马献书,历诋其短。李逊谢曰:“俟归家,当得详览。”狂生遂发讪怒,随君马后,肆言曰:“居大位不能廉济天下,又不能引退,久妨贤路,宁不愧于心乎?”公但于马上踧踖再三,曰:“屡求退,以主上未赐允。”终无忤也。
【译文】
傅献简说,李沆在担任宰相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狂妄的书生拦住李沆的马,向李沆递上了一封信,信中逐条指责李沆的过失和缺点。李沆礼貌而谦虚地对书生说:“等我回到家中,一定会仔细阅读你的书信。”狂妄的书生于是很生气,发起怒来,跟随在李沆的马后,放肆地对李沆说道:“你占据着宰相的职位,却不能为老百姓的利益服务,但又不引退,长时间地阻拦更加有贤德的人进取的道路,难道你的心里就不觉得惭愧吗?”李沆只是坐在马背上,恭敬而不安地对狂妄书生说:“我已经向皇上请求退位多次了,可是皇上一直没有应允。”李沆自始至终没有对那位书生疾言厉色。
【评析】
这则故事固然是在说明李沆拥有宰相的气度,对狂妄书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不恭敬的行为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没有动怒。但是,故事中狂妄书生指责李沆久居相位而不引退,这一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盛与衰是相互转化的,发展到鼎盛阶段,必然会像抛物线一样到达拐点,步入衰退期。能够主动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急流勇退,不但能使自己获取最大收益,而且也是一种高明的做事方法。功成名就之后就应该急流勇退,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个人应该抽身引退的时候却不退却,灾难和祸害就会同时到来。
每一个困难都有它正面的意义,从中找到它的正面意义有助于我们度过难关。我们要了解,困难不是单单为你而产生的,但是困难的旁边就是机遇。如果你能忍耐痛苦,那你就能冷静下来,并从困难中发现对你有利的那个闪光点,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
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日高人吏去,闲坐在茅茨。葛衣御时暑,蔬饭疗朝饥。持此聊自足,心力少营为。亭上独吟罢,眼前无事时。数峰太白雪,一卷陶潜诗。人心各自是,我是良在兹。回谢争名客,甘从君所嗤。
-
成子·我帮助不了所有人,但爱可以成子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天使,那么天使应该就是这个女孩的模样,她给全世界的流浪汉带来了“爱”。女孩的名
-
十二东秦比汉京,去年古寺共题名。早衰怪我遽如许,苦学怜君太瘦生。茅屋拟归田二顷,金丹终扫雪千茎。何人更似苏司业,和遍新诗满洛城。
-
古人好春怨秋愁,这是典型的宫怨(闺怨)诗。一般的宫怨(闺怨)诗多以凄清秋景作背景,借以烘托失宠宫嫔之寂寞凄凉心境。此首却以春晓鲜妍明丽的景物作背景,借以反衬宫嫔失宠的命运与惋惜红颜易老的心理,别具匠心。 开头两句写春景。“家临长信”
-
九日宴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建言献策古诗词,内容包括古代建言献策的佳话,形容齐心协力,献计献策的诗句,用示表示齐心协力,献计献策,就一定能找到方法诗句,谚语,格言。魏征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
-
短篇小说。高晓声著。写于1979年。作品通过普通农民李顺大造屋的坎坷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在“左”的路线影响下的落后状况和农民身受的祸害。李顺大善良、本分、勤劳,为了造三间瓦屋,一家人拚
-
2·1 庄暴见孟子 ① ,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② ,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③ ?”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
-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夫君弄明月,灭景清淮里。高踪邈难追,可与古人比。清扬杳莫睹,白云空望美。待我辞人间,携手访松子。
-
双金百炼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望梅阁老无妨渴,[二贤词藻赡丽,众多以予曾忝制诰,故呼阁老。]画饼尚书不救饥。[喻无益自戏也。]白日回头看又晚,青云举足蹑何迟。壮年可惜虚销掷,遣把闲杯吟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