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诗《涉江采芙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汉代古诗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题解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作者姓名和写作时间均无定论,虽非一人所作,风格却大体相近,多数研究者推断其创作于东汉后期数十年间,约140—190年。作者多为当时下层文士,思想内容或为热衷出仕,或为游子思归、闺人怨别,或为世事无常、友情凉薄,均带有人生短暂,节序如流的感伤,和及时行乐的情绪。而这正是危机四伏、动乱将临前夕,一些失意士人对现实生活和内心要求产生的各种矛盾和苦闷的一种反映。
简析历来对这首诗有两种理解。一认为是游子思归,即丈夫怀念故乡的妻子;一认为是“闺怨”之作,即留在家乡的妻子思念为求仕、求富贵的丈夫。应以后者为是。“所思在远道”意即所想念的人在远方路上,而离开旧乡走远道的人,在古代照例是男子。“还顾望旧乡”是妻子对男子在外状态的揣想,更显出对男子的信任。但夫妻不能团聚,自己只会始终忧伤愁苦。此诗受诗经楚辞影响明显,语言质朴,直抒胸臆,给人明白晓畅之感。思想情感层层推进,由“采芙蓉”提出“遗谁”,由“遗谁”而“思远道”,最后用“离居”“忧伤”点明主题,表达一种凄美、执着的深厚恋情。
-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名言: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句意: 人的心灵都是有知觉的, 而天下的事物都是有理的, 只在理有没有穷尽之处, 因此知觉也是没有穷尽的。 出处: 宋·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考语文课外背诵古诗词,内容包括高中必背的课外古诗,高中生必背古诗词14篇,求高考语文背诵古诗词60篇。1. 静女《诗经》 2. 无衣《诗经》 3. ☆氓《诗经》 4. 湘夫人屈原 5. ☆离骚屈原 6. 长歌行汉乐府 7. ☆孔雀东南飞
-
帐暖金丝,杯乾云液,战退夜□飂?。障泥系马,扫路迎宾,先借落花春色。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琼室。唤吴姬学舞,风流轻转,弄娇无力。尘世换、老尽青山,铺成明月,瑞物已深三尺。丰登意绪,婉娩光阴,都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摘抄好句,内容包括古诗词名句积累,古诗词优美句摘抄,古诗词摘抄。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欧阳修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据《居士集》目录注,该诗作于明道元年,为《游龙门分题十五首》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灵山月夜的景观,其中亦拂溢着佛地所特有的禅气,形成空灵静谧之
-
作者: 黎烈文 【原文】: 回国后已经过了两个秋天了
-
这首曲题名春怀,写的不是我们习见的怀春、伤春的情杯,而是劝人抓住大好春光,及时行乐。元朝中后期,朝纲混乱,吏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加紧争权夺利,在朝的知识分子辞官归隐,远祸全身;在朝的知识分子,更找不到出路,只好借酒浇愁。 全曲分两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改革开放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改革开放的诗(12句七言),关于改革开放的古典诗词,形容该改革开放前的诗句。改革开放四十载,神州激荡百业开。壮阔东方金潮派,砥砺前行大步迈。石破天惊五洲来,观念创新国康泰。南巡启明观沧海,仰望星空苍穹外。指点江山
-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
-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雎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 【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