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经典《大自然》作品赏析|导读
大自然
我梦见我走进一座巨型、拱状屋顶的地下宫殿,宫殿里充满着一种地下才有的,温和的均匀的光芒。
在宫殿正中,坐着一个庄重的女人。她身着绿色垂地长袍,头支撑在手上,似乎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我立刻意识到这个女人就是大自然本身,于是一阵虔诚的敬畏之情瞬间在我灵魂深处升腾。
我走近了这个女人,满怀敬意地鞠了一躬:“啊,人类共同的母亲!”我叫道,“您在沉思什么呢?是不是在担心人类未来的命运,还是想着如何让人类达到最幸福的状态?”
这个女人慢慢抬起黑色威严的眼睛看着我。她的嘴唇抖动,我听见如钢铁碰撞发出的铿锵有力的声音。
她说:“我想着如何给跳蚤的腿部肌肉增加更多的力气,这样它们就能轻易逃脱天敌的捕杀。猎与守的平衡已经被破坏了,必须重塑这种平衡。”
“什么?”我惊讶地回应,“您思考的就是这个吗?难道不是我们,人类,你最爱的孩子吗?”
女人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头:“世间所有的生灵都是我的孩子,”她说:“我平等地对待他们,爱护他们,也让他们死去。”
“但,权力……真理……正义……”我又一次支吾其词。
“这都是人类创造的词语,”我听见钢铁般的声音掷地有声,“我没有是非观,所谓真理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正义?正义又是什么?——我给予你们生命,我也可以收回它们,然后给别的生灵。至于是虫蝇或者鸟兽,我根本不关心。你不要妨碍我了,照顾好你自己吧!”
我本来还要反驳的……但是忽然感到地底剧颤了一下,发出了一声凄惨的呻吟声,我便醒了。
一八七九年八月
【导读】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吗?
人类以万物的灵长自居,并编造了所谓的真理、正义、自由来欺骗自己,来征服异类。这是人类在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思想里定下了善与恶、美与丑,但是,这仅仅是我们人类自己的定义。在大自然那里,一切的生物都是平等的,都有生存的权利,即使跳蚤也是如此。大自然创造了万物,正是万物的和谐相处才有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面对自然,我们人类应该反思自己,再也不能以我们的好恶来作为我们行为的指南,我们曾以征服者自居,我们甚至创造了许多古老的神话,借此宣扬我们人类无限的神力,我们可以让山河改道,我们可以刀耕火种,我们可以面对野兽的身躯举起我们明晃晃的刺刀。但是,我们在享受着征服带来的快感的时候,也正在遭受着自然的惩罚。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然是平衡的,我们不能肆意去破坏自然的平衡;自然也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生命。我们人类应该感谢自然和敬畏自然,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万物生灵。我们千万不能再天真地以为对我们好的,便是善;对我们不好的,便是恶。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破坏其他生物的家园时,我们是善还是恶?人类不是真理的化身,更不能以真理自居。
作者以故事的形式来诠释一个人类应该深思的问题,亲切、自然,容易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大自然的形象在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下显得真切具体,她仿佛就站在我们的面前,对我们人类的种种行为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和引导。文章的结尾发人深省,大地的震颤也许是人类毫无节制地破坏大自然后即将遭到毁灭的信号,那凄惨的呻吟声也许是人类最后的悲鸣。
-
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
《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清史稿·宣统皇帝纪》》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红缸霏微灭,碧幌飘飖开。披襟有余凉,拂簟无纤埃。但喜烦暑退,不惜光阴催。河秋稍清浅,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卧,体适心悠哉。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虽非沧溟阻,难见如蓬莱。蝉迎节又
-
古文观止·宋金元文·苏轼·上梅直讲书 某官执
-
纱丽是印度妇女的传统民族服装。全国妇女,不分年龄、种姓和宗教,都把纱丽做为日常的服装。纱丽由一块宽一米,长5—8米的丝绸或其他布料做成,不用剪裁和缝制,是一种披围式服装。布料四周有花边,中间有编织或印
-
【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与译文]嫩荷叶刚在水面露出一个尖角,就早有蜻蜓站立在上面了。诗人描绘的池上景物清雅可爱,细致入微。读者可从蜻蜓的静态联想到早已飞来的动态,余味无穷。现在引
-
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惟有竹相娱。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凰。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广德二年春阆州作。【邵注】阆州,今四川保宁府。遂州,今四川潼川州遂宁县。
-
铃 兰 花 ◆ 沃兰茨 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黑黝黝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陡坡环绕,活象一口深锅,只
-
《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痴人畏老死,腐朽同草木。欲将东山松,涅尽南山竹。墨坚人苦脆,未用叹不足。且当注虫鱼,莫草三千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