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六十六愤争损身,愤亦损财》译文与赏析
六十六愤争损身,愤亦损财
六十六愤争损身,愤亦损财
应令君曰:“人心有所愤者,必有所争;有所争者,必有所损。愤而争斗损其身,愤而争讼损其财。此君子所以鉴易之损以惩愤也。”
【译文】
应令君说:“人的内心存在愤怒的情绪,就肯定会同别人争斗;同别人有所争斗,就肯定会有所损失。由于愤怒就同别人争斗,这样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由于愤怒就同别人打官司,这样会使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所以,君子就应当以易经中的损卦来警戒自己,不要轻易愤怒。”
【评析】
轻易愤怒,既伤身又损财,聪明的人是不会那么冲动,随便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的。因为一些小事而跟人争斗甚至打官司,对于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对待别人的小过失,我们不能斤斤计较,而应该采取忍耐、宽容的态度。唐太宗只因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而斩杀了张蕴古和卢祖尚,事后才觉后悔,给自己造成一定的损失。
一个人,如果身为领导而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的话,那么就会危害到他手下的人;如果是一个普通职员而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的话,那么就会冲撞到他的上司。一个家庭,如果成员之间不能互敬互爱、相互理解,那么就会导致家庭的混乱甚至破裂。大到国家之间,如果不能互相谅解和宽容,那么就会引发战争,使老百姓蒙受灾难,生灵涂炭。轻易发怒有百害而无一利。
典例阐幽楚庄王能屈能伸终成大业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
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乐,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他通令全国:“有敢于劝谏的人,就处以死罪!”
楚国主管军政的官职是右司马。当时,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看到天下大国争霸的形势对楚国很不利,他就想劝谏楚庄王放弃荒诞的生活,励精图治,使楚国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触犯楚庄王的禁令,去直接劝谏。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使楚庄王清醒过来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见楚庄王和妃子们做猜谜游戏,楚庄王玩得十分高兴。他灵机一动,决定用猜谜语的办法,在游戏欢乐中暗示楚庄王。
第二天上朝,楚庄王还是一言不发,这位右司马陪侍在旁。就在庄王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他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臣在南方时,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岗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字呢?”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楚庄王觉得大臣们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顿朝纲,重振君威的时机已经到来。半个月以后,楚庄王上朝,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读书人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
国内政局好转,于是便发兵讨伐齐国,在徐州战败了齐国。又出兵讨伐晋国,在河雍地区,同晋军交战,楚军取得胜利。
最后,在宋国召集诸侯国开会,于是楚国便代替了齐、晋两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
【名句】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语出《诗·齐风·猗嗟》。他的面容秀美,一双炯炯的眼睛神采飞扬。两句诗赞美男子之美貌。抑:通“懿”,美好。若:形容词词尾。扬:秀美明亮貌。
-
庆东原·京口夜泊 汤式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蓬窗自叹飘泊命。 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处愁相并。 汤式:字舜民,号菊庄,浙江象山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补
-
惜往日 作者: 林家英 【本书体例】
-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
无题李商隐,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的爱情诗,锦瑟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
-
作于:(1931年)这首诗见于《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
-
小马哥:
-
茅盾《风景谈》原文 《风景谈》是茅盾于1940年5月由新疆到延安,亲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不久写于重庆的。这篇散文,表面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然其主旨则在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 唐
-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
【注释】 选自《墨子·尚贤上》。 厚:宽厚。 寡:少。 薄:不厚道。 【赏析】 一个国家的君主和大臣们,都希望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但是国家却没有富强而是贫穷,社会没有安定而是混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