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初恋》全文赏析
初恋
周作人
那时我十四岁,她大约是十三岁罢。我跟着祖父的妾宋姨太太寄寓在杭州的花牌楼,间壁住着一家姚姓,她便是那家的女儿。伊本姓杨,住在清波门头,大约因为行三,人家都称她作三姑娘。姚家老夫妇没有子女,便认她做干女儿,一个月里有二十多天住在他们家里,宋姨太太和远邻的羊肉店石家的媳妇虽然很说得来,与姚宅的老妇却感情很坏,彼此都不交口,但是三姑娘并不管这些事,仍旧推进门来游嬉。她大抵先到楼上去,同宋姨太太搭讪一回,随后走下楼来,站在我同仆人阮升公用的一张板桌旁边,抱着名叫“三花”的一只大猫,看我映写陆润庠的木刻的字帖。
我不曾和她谈过一句话,也不曾仔细的看过她的面貌与姿态。大约我在那时已经很是近视,但是还有一层缘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她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她的光辉所掩,开不起眼来去端详她了。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白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我在那时候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而减灭我的热情。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的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映写,感着一种无所希求迷蒙的喜乐。并不问她是否爱我,或者也还不知道自己是爱着她,总之对于她的存在感到亲近喜悦,并且愿为她有所尽力,这是当时实在的心情,也是她所给我的赐物了。
在她是怎样不能知道,自己的情绪大约只是淡淡的一种恋慕,始终没有想到男女夫妇的问题。有一天晚上,宋姨太太忽然又发表对于姚姓的憎恨,末了说道,“阿三那小东西,也不是好东西,将来总要流落到拱辰桥去做婊子的。”
我不很明白做婊子这些是什么事情,但当时听了心里想道,
“她如果真是流落做了婊子,我必定去救她出来。”
大半年的光阴这样的消费过去了。到了七八月里因为母亲生病,我便离开杭州回家去了。
一个月以后,阮升告假回去,顺便到我家里,说起花牌楼的事情,说道,“杨家的三姑娘患霍乱死了。”
我那时也很觉得不快,想像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却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一九二二年九月
-
文章标题:“《锦江思》阅读答案解析详解” 《锦江思》是李新的一篇作品,通过对该文的阅读和解析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主题。本文将针对该作品进行详细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首先,通过阅读《锦江思》,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锦江的深情厚意。他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出锦江的美丽和庄严。同时,作者也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其次,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锦江对人们的意义。作者通过对锦江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认为,锦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论是欢乐还是困难,都是
-
【注释】:此词借写景以抒春愁,词之上片写离情相思,下片写久别盼归。词之开篇以对句起 ,点出“愁”字,开门见山,直抒愁怀 。“梦”和“醉”二字,则说明这位愁人借以消愁解闷、自我麻醉的方法唯此二者。他害怕梦醒愁也醒(断,指梦破),于是“终日昏昏
-
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一天傍晚,我跟猎人叶尔莫莱出去“守击”,“守击”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并不是每个读者朋友都知道,那么,就请
-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此诗作
-
【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出《论语·雍也》。对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鉴赏这是作者《南城咏古十六首》之一。战国时燕昭王尊郭隗为师,并采纳他的意见,筑台于易水东南,置黄金于台上,广招天下士。一时乐毅等人,纷纷前往,后来为燕国建立了功勋。诗原注,台在“大悲阁东南,隗台坊内”。后世文人到黄金台,莫不追忆这一历史故事,对昭王爱惜人才、能甄拔而信任人才以及郭隗们生逢明主,十分神
-
原文 贞观中,太宗谓褚遂良曰:“卿知起居注 1 ,记何事? 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检戒,庶乎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 2 自观史。”太宗曰:“朕
-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
古文·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龚自珍居礼曹(1),
-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原诗】:少无适俗韵(2),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