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石一枫《一座城市的拓荒史》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石一枫《一座城市的拓荒史》

很荣幸成为丁力先生的长篇小说深圳故事最初的阅读者之一。丁力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编辑张颐雯老师介绍过来的,她已经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丁力的若干小说,觉得丁力的写法很适合当代杂志的风格,就无私地推荐给了我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文学“刊际主义”精神。非常巧,恰好当时当代的老主编周昌义也在看丁力的稿子,我们就决定一起看,哪兒好哪儿不好商量着来。

一看之下,觉得很惊艳。惊艳的首要原因,是丁力对于时代变迁有着非常敏感的自觉意识,而这种敏感无疑来自于鲜活的一手资料。他的小说大部分都是反映深圳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后成形、发展、壮大的过程,并且写的是一群来自内地的异乡人如何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打拼和奋斗的历程。毫无疑问,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人而言,生活中最重大的变化莫过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而深圳这座城市又是全国瞩目乃至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记录深圳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再现了中国巨变的缩影。丁力所写的不仅是一群人的白手起家,同时也是一座城市的白手起家,一个国家的白手起家。用比较传统的评判标准来说,这样的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题材优势”。也许很多职业从事写作的朋友并不看重这种优势,觉得靠“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取胜显不出作家的本事,就像好厨子应该炫刀工炫颠勺,而不应该在买菜上下功夫。但话说回来,如今任何一个饭馆恐怕都要首先宣传自己的原料新鲜,甚而有的还把橄榄油摆桌上声称“就是拿这个炒的”。再说回到写作上,好作家的一个能力,恰恰正在于他懂得选择恰当而有意义的题材,同时把握这些题材所必需的经验和阅历,或许就和语言能力、构思能力一样,常常属于近乎天赋的资源了。丁力先生早年创业,对于科技界与经济界都有很多真实的经历,并且他写小说之前就写了大量的科技和经济论文与著作,真实的经历加论文的组织,使得他写小说的时候完全是内行人在说内行话,而非那种过分依靠想象的外人臆测。读这样的小说,既有文学上的审美,也常常有知识上的长进。

看完丁力的一系列作品后,我们决定将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发表在当代杂志上。发表时题目叫作南方故事,后来出版单行本变成了深圳故事。而在题材之外,丁力在写作上的另一个优势也受到了读者的认可,那就是他有着举重若轻、挥洒自如的写作姿态。大凡意识到自己正在写作一个“重大”的、“有意义”的题材的作家,常常会被题材本身的价值所绑架,不由自主地摆出一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架势,时刻不忘对读者晓以大义还生怕人家看不出来,这就将题材的意义变成了负担,反而失去了文学所应该具有的表现力和吸引力。还是拿做饭打比方,再好再贵的原材料也得煎炒烹炸,没必要由厨子先带领大家对它进行三叩九拜。而丁力在写作时具有一种平易近人的美德,他从来不会摆出说教的面孔,更不会煞有介事地耸人听闻,只是娓娓道来地将他的所见所想和读者分享,这样的腔调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感染力,也将宏大的历史沧桑化成了一段又一段具体的、能够切实地牵动普通人感情的故事。并且,丁力也是一个设置情节的高手,许多原本专业性极强、有可能会相当枯燥的段落,在他笔下也能巧妙地和故事融为一体,读来并不费力,反而加分,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对材料选择和化用的能力。

有了极具价值的题材和恰当的表现方式,足以使得丁力的深圳故事成为诸多直接书写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作品中相当出色的一部。应该说,中国作家从来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所以无论是“十七年”还是“新时期”文学,都不缺乏对于“革命史”“家族史”或者“个人史”的书写,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本身也已经构成了一部复杂而恢弘的历史,这种正在进程之中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格外关注的。

猜你喜欢
  • 欧阳修《乞药有感呈梅圣俞》全诗鉴赏

    宣州紫沙合,圆若截郫筒。偶得今十载,走宦南北东。持之圣俞家,乞药戒羸僮。圣俞见之喜,遽以手磨砻。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因嗟与君交,事事无不同。忆昔初识面,青衫游洛中。高标不可揖,杳若云间鸿。不独体轻

  • 有关于木匠铺的对联大全

    精工为世赏 踏来双中稳 佳木由来堪作器 美器在人成 转动一轮圆 良工自古不遗材 曲尺能成方圆器 良工造物维其巧 费尽工夫匠心独运 直线调就栋梁材 大匠诲人必以规 镂成花瓣著手生春 周旋中规德之至也 刮

  • 关于儿童与荷花的古诗词(形容小孩莲花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儿童与荷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荷花和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形容小孩莲花的诗句,适合小学生的与荷花有关的诗句。《诗经. 国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自译诗意:山上小树纵横,沼泽荷花开盛。未见美男子都,却遇轻薄狂人。2、《

  •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注释、译文和感悟

    夫 ① 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 ② 人,不辞费 ③ 。礼,不逾节 ④ ,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记·曲礼上》) 注释 ①夫:发语词

  • 中学生《戏为六绝句(二)》古诗词鉴赏

    作者: 庄朝用 【原诗】:王杨卢骆当时体(1),轻薄为

  • 《风·李峤》原文与赏析

    李峤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李峤(644—713),唐代诗人。

  • 《先秦散文·战国策·荆轲成阳宫刺秦王(燕策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荆轲成阳宫刺秦王(燕策三)》原文鉴赏

  • 小说《一个长翅膀的老头》原文和鉴赏

    加·加西亚·马尔克斯 (王志光 译) 雨下到第三天,佩拉约两口子在屋里打死了成堆的螃蟹。后来,佩拉约只好穿过被雨水淹没的院子把他们扔到海里去,因为他刚刚出世的孩子发了一夜烧,他寻思都是这些螃蟹招来的晦

  • 《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斧士人谓自是以往虽穷赏析》

    【原题】:八月来大浊暑小屋真甑斧士人谓自是以往虽穷冬亦然既而十二日得秋分之气窗牖凉生与东南无异固知造物之妙人岂能尽识这赋此四韵

  • 党领导的强大体制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4644】党领导的强大体制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胡锡进著,人民出版社,25万字,2019年9月第1版,58元)△4章:①凝聚共识;②铭记历史;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