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戏为六绝句(二)》古诗词鉴赏
作者: 庄朝用
【原诗】:
王杨卢骆当时体(1),轻薄为文哂未休(2)。
尔曹身与名俱灭(3),不废江河万古流(4)。
【原诗作者】:杜甫
【导读入境】:
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
【赏析】:
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
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
【思考题】: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
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主人看使范,客子读离骚。闻道松醪贱,何须吝错刀。
-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风月共谁
-
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
【名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诟食》。人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指出一切侮辱都是自己招致的。说明人如果时时事事做得谨慎得体,就不会遭人侮辱。
-
虽在暗室,如对大宾。其于接物,温恭诚信,充积有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虽在暗室,如对大宾。其于接物,温恭诚信,充积有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散文。秦牧著。写于1961年春。时当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20周年,作者于春天降临之前,来到广州北郊的三元里高地上盘桓,抚今追昔,思绪万千。从描绘今日古战场的崭新容颜,到回顾三元里会战的悲壮情景,旁征博
-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南方地常暖,风物称佳丽。梅蘤入新年,兰皋动芳气。乐哉登临兴,岂厌江湖滞。伊予方寂寞,刻苦穷文字。万国会王州,群英驰◇轨。方朔常苦
-
分飞共所从,六翮势催风。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青田归路远,丹桂旧巢空。矫翼知何处?天涯不可穷。
-
● 一个人的格调并不全是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陶冶与净化。这陶冶与净化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美育。 ——————罗 兰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列夫·托尔斯泰 ● 人人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