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去旅行》许迪散文赏析
什么是旅行?
有人说:离开熟悉的一切,去熟悉陌生的一切。
有人说:旅行是让被躯体包裹的心灵晒太阳。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
为什么要去旅行?
有人说:我迷惑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我要与她融为一体。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有一个必须在路上。
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究竟是怎样的,暂且不用管它,让我们先行出发,在旅程中去寻找答案吧!
没有人会否认,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处处令人心动:壮观的自然奇景,宏伟的都会名城,久远的人文胜迹,无不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与心灵震撼;原始的古寨村落,奇特的风俗民情,浪漫的度假胜地,编织出的是一道道绚烂光芒和瑰丽彩虹。
生活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的脑力、体力都在高速运转,我们虽然获得了现代化的生活,内心却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吃饭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吃饭。
来到自然的怀抱,每个人都成为了赤子。与山河相依,和云水相拥,把自己释放给大地长天,足之所至,心之所抒。只跨出一步,我们便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所以,旅行是心灵之于自然的守望和回归。
有不少这样的风景:她不是批判家,却无情批判着现实社会的残酷;她不是社会学家,却把历史拉回当下,把当下拽向未来;她不是文学家,却展示了人类遗留下来的丑陋与魅力、卑劣与辉煌。
西藏卡若拉冰川,电影红河谷为拍摄出逼真场面,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缺口,而作为古冰川这个缺口再也不会被补上。兰州黄河铁桥由德国人在上世纪初修建,落成八十周年时,兰州市政府收到一封德国公司的信函,申明“甘愿保固80年”合同到期。对此,人家肯定不是要刻意教育指导我们什么,但我们自己实在应该幡然警醒。
所以,旅行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文明的影响与力量。
旅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历史上总有一些看似言之凿凿的定论可能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也总有一些貌似板上钉钉的事情或许并不就是那个样子:那些我们听到的,可能不是历史原来的声音;那些我们认为的,或许不是历史本体的面貌。
在赤壁景区,所有的景点指向和导游词都是对这场战争的肯定。可如果取胜的是曹操,天下一统,早日结束那种“白骨露於野”的军阀混战的情形不更好吗?到秦赵长平之战遗址,才明白那场战争的结果是一种必然,即使廉颇仍在其位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可怜的赵括空负了一个“纸上谈兵”的笑柄。
所以,旅行常常让我们产生“毁童年”般的惊奇与感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事求是讲,我们不能说“行”比“读”更重要,但我们完全可以说,一切深层次的沟通了解都不能只靠文字,必须有脚步、目光以至整个血肉之躯的支撑。旅行是对天地之书的阅读,只有身体力行去远行、去探索,才能实现“读”的更高层次和境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一次旅程,都是荡涤心灵的寄托,都是增长智慧的机缘。走的路越远,遇到的人越多,见识的美景越震撼,我们越会感叹这个世界的广博与伟大,认识到自身的卑微与渺小,越会对在这个美丽星球走上一遭觉得感激和荣幸。
可见,旅行是另一种修行。只有踏过了千山万水,见识了形色人等,才能走出井底之蛙,才会用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打量自己。由此,我们会比以前更加懂得生活的美好,找寻到接下来要走的路,获得凤凰涅磐、洗礼重生。
古时的人們,有着很多先天制约条件和局限因素:张骞骑着骏马,历时多年才通西域;徐霞客凭着赤脚,终其一生才写成徐霞客游记。所以,才有了“父母在,不远游”,有了这在当时看来正确、如今早已过时的告诫。
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个社会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水、陆、空交通快捷便利。相对于过去以往,已经有太多人实现了或正在实现远行甚至周游世界、翱翔太空的梦想。
对于以上这些,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有钱却没时间;有的人也可能会说,我有时间却没钱。然而,事情是显而易见的,等我们有了钱和时间,却可能有了新的牵扯、新的羁绊。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上大学时,你的理想是环游世界;毕业时,你说工作以后再去;工作稳定了,你说买房后再安排;有房有车后,你说结婚带老婆一起去;有了小孩,你说孩子再大点去;孩子长大了,你又说养好了老人再走。最后,你哪儿也没去成。
套用一句如今的流行语——再不旅行,我们就老了。
是的,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因此,带上对美景的追慕与向往,出发吧!离开自己现有的一切,向着地图上最心仪的那个地方前行,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每一次旅行,都必然会成为我们灿烂的拥有;每一次旅行,都注定会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
人类的监狱有两种:有形的和无形的。
有的人能够在有形的监狱中,即不自由中寻找自由;把自己关进心造监狱里的人也不在少数,这是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前者于内涵自我中寻求更大外延,后者原就置身广阔天地之中,却坍缩得可能连本真内核也看不到了。
走笔至此,想起电影天堂电影院中的一句经典台词:离开这里!老呆在这儿,你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所以,舒一舒眉,扬一扬头,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卸下重负、恢复自由!
我们该去旅行了。
-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
-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1〕,大盗移国〔2〕,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3〕
-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置酒泰山(外上·二)》原文鉴赏
-
上阕中写春色正浓,在这个时候横鞭策马,还有佳人含情的目光,一双“嫩水吴姬眼”把女子的美貌描绘得生动形象。“鞭影”、“绿障”、“春堤”、“菱丝”、“嫩水”,各种充满了动感、孕育着生命力的事物重合,将词人激动的心情,舒畅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
黄巢的《题菊花》一诗,描绘了菊花的坚强和不屈的品质,寓意着作者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每个字都凝练有力,富有哲理。诗中悲壮豪放的笔调,展现了黄巢对时局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坚强的信念和对压迫的反抗。黄巢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强烈的情感,使人们对自己立志追求自由的勇气也感到深深的鼓舞。这首诗凭借其深刻的主题和精练的表达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在当时的诗词界,这首诗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
淳熙十六年(1189)湖州春游作,所枨触全在昔年与一合肥妓女旧情,用情痴绝奇绝,非如此不足与言白石。萧时父,老诗人萧德藻的子侄辈。萧德藻赏识周济白石,以侄女妻之。偶然邂逅,白石与友人在湖州春游,迎面而来的小艇上,有女子恍似日夕相思的合肥
-
樛木 作者: 韩文奇 【本书体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柳永词的类型和代表作,内容包括柳永的词的特点和代表作,柳永的词类型,柳永的词代表作。柳永词全集(一) 黄莺儿 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 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
-
落日驻行骑,沉吟怀古情。郑风变已尽,溱洧至今清。不见士与女,亦无芍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