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任崇喜《霜打菊花开》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任崇喜《霜打菊花开》

初霜来临时,秋日的序曲,已经进入尾声。

在此之前,清露洗心,已经渲染够秋的气象。晶莹的露水,不动声色地主宰着季节。深秋的天空,安详而清远,飒飒的秋风,凌厉地吹过,拂去繁杂,露出本真。平原之上,大地像一幅简约画,在不经意之间,绚烂的花朵凋零,缤纷树叶纷纷飘落,秋草衰黄,柿叶火红。

“霜降霜降,移花进房”,是民间的俗语。这个季节,菊是毫无疑义的逆行者,成了季节最美的代言者,凌寒不凋,独占枝头,蔚然成景。

“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它选择在这个季节桀然开放,注定了不断抗争的艰难历程,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宿命。

走过热闹的春天、热烈的夏天,在寂寥的秋日深处,它纵情开放,开得豪迈,开得果断和决绝,力排众芳,一身黄金甲,不在霜刀的威逼下低眉,不在寒剑的蹂躏里弃节。它的步履,孤寂而平静,坦然而从容,自在而任性。

它们怒放的花朵,指向阳光和天空,指向涌动的朝霞,指向暮晚时的钟声,让无边的芬芳,顺着风的车轮而来,站成比风更高的姿态,在蓝天白云下傲娇和抒情。

这个季节,挟裹一身寒气的霜,正准备推开冬日的大门。这些含苞的菊渐渐绽开,吐露芬芳,释放激情与微笑,张扬着美丽华贵的气氛,点缀深秋的萧瑟,成为激情四溢的亮色,诠释生命的本色。人们把早霜叫作“菊花霜”,也饱含赞许与激励。

菊花馨香四溢,沁人心脾,让人陶醉,令人遐想……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寻求高贵的内在品性;“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是五柳先生悠然、怡然的自由心境;“种菊丛丛傍石根,凌晨坐卧近黄昏。沽来新酿经秋醉,开尽寒花未出门”,直抒胸臆,花中隐士,升华为一种精神,浸润着自己的魂灵;“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坦荡的是孤高耿介之心的赤诚;“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气度超逸,在冰刀霜剑中傲然独立,着实令人崇敬;“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让大自然主动听令,这种冲天的霸气,古来几人能敌;“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格,令人憧憬……在诗文里与古人邂逅,感悟菊的坚贞不屈,有了穿越时空的心灵相通。

三国时期曹魏钟会曾作菊花赋:“故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从菊花身上,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与一朵阳光下的菊对视,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很快会被扫荡一空。

举目一望,满眼是菊。菊香流溢,高洁幽雅,经受来自四面八方的阅读和顶礼,或慕谦谦君子之风,或颂傲霜迎寒的浩然之气。更何况,“煌煌丹菊,暮秋弥荣”“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延寿客”、不老草的美名,让人更加钟情。

一丛丛菊,一簇簇菊,迎风怒放,卓然而立。青枝碧叶中,五彩缤纷,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如玉,黄的似金,绛的如虹,绿者如墨……千姿争艳,风情万种。有的布列整齐,花团锦簇,富丽堂皇;有的花瓣紧抱,密不透风;有的旋转开放,一枝独秀;有的团结一致,高傲地面对寒冷……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能聆听花开的人,会让自己的生活如诗一样行走。难怪,赏菊,成了霜降时节的雅事。

菊花是秋天的笑容。有了菊花的装点,秋天才更显生机,在秋日深处,醉了蓝天,醉了白云,醉了秋风,也醉了游人,流连忘返,一片痴情。

以菊名志,与菊花相融,赏菊,访菊,对菊,问菊,簪菊,内心的愉悦和放松,永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 《水龙吟·素丸何处飞来赏析》

    词的上片是对过去离乱生活的回顾与感慨,元好问自金宜宗贞祐元年(1213)以来,因避兵几经转徙,颠沛流离,哥哥元好古死于病乱之中。移家登封后稍微安定下来,但在汴京为官,仍是单身生活。北边烽火未熄,自己孤身一人,是这首词的抒情背景。开头一句,“素丸何处飞来”,突兀发端,笔势飘逸,却原来又到中秋了。月光依

  • 有关于憧憬的名言名句集锦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中国)唐·刘希夷《公子行》 注:“槿”,槿花早晨开放,晚上凋零。 玉向泥中洁,松经雪后贞。 ————(中国)唐·白居易《江州赵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 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全诗赏析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 白居易《重向火》全诗赏析

    火销灰复死,疏叶已经旬。岂是人情薄,其如天气春。风寒忽再起,手冷重相亲。却就红炉坐,心如逢故人。

  • 李贺《感讽五首(其五)》鉴赏、赏析和解读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侵衣野竹香,蛰蛰垂叶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 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李贺诗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常以独特的主观感受,

  • 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全文、注释和赏析

    “旧形式的采用”的问题,如果平心静气的讨论起来,在现在,我想是很有意义的,但开首便遭到了耳耶先生的笔伐。“类乎投降”,“机会主义”,这是近十年来“新形式的探求”的结果,是克敌的咒文,至少先使你惹一身不

  • 苏轼《赠黄州官妓》全诗鉴赏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 左传全集《伍员奔吴》原文赏析与注解

    伍员奔吴 (昭公十九年、二十年) 【题解】 小人的心思很难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衡量,他会打碎一件价值连城的瓷器,仅仅为了掉入里边

  • 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摸鱼儿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洒尽未能去

  • 《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三门峡梳妆台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 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 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 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