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三题》万金芳散文赏析
夏天的味道
在蝉声的引领下,走进乡村;被汗水洗刷的夏天,晶莹透亮。
一垄一垄金黄的稻田唱着歌从山脚爬到山腰,梯形的田野向着丰收攀登。
在收割的前夜,父亲喝了几口自酿的老酒,哼着乡下小曲开始查看清空了的谷倉,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擦拭发亮的镰刀。爬上山坡的月似乎懂得他的心情,洒下憧憬的月光,让风从月光上吹过。于是,夏夜的乡村枕着稻香入眠。
比太阳起得还早的父亲,举着锐利的镰刀,踩着收割的节奏,走进了夏天的深处。他握紧镰刀弯下腰,情怀无比豪迈。
打谷机响起了战鼓般的声音,一颗颗脱下的稻谷便有了归属。装满稻谷的袋子鼓鼓地扛在肩上,就像扛着一个个丰盈的日子。
父亲的热情像正午的阳光,古铜色的皮肤经受着火的考验,汗水淌过额头,我看见有光芒在闪烁。
每年夏天,我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并在心中回味着一粒稻子的成长过程。
一颗稻谷之重
举起一把金黄的稻穗,我读到了饱满的谷粒,还读到了五谷丰登和风调雨顺。
掂量一颗稻谷之重,必须从开春的惊雷开始。斜风细雨下,犁铧翻出朵朵泥花,田野丰润生动起来,布谷声声,忙碌的农人把乡间最美的植物种进春天。
站在田埂,风吹过处皆是层层磅礴的绿浪。除了赞美,我还想虔诚俯视每一株挺拔的禾苗,以及它们被汗水滋养的绿叶向着蓝天茁壮生长的样子。
掂量一颗稻谷之重,不应站在高楼大厦上,地皮昂贵的城市长不出稻子。尽管那首叫 悯农 的唐诗传诵了千年,城里有不少孩子背得滚瓜烂熟,可他们却嚼不出米饭的香。
双手捧起金黄的稻谷,向着田野,向着与土地相伴一生的父老乡亲,高高举过头顶,然后低头自问:一颗稻谷到底有多重?
秋天写意
云淡风轻,山林无语。一只蝴蝶划动斑斓的双桨,试探着秋的深浅。
落叶以回归的方式扑向大地,它们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飞翔。稀疏的枝头简约出天空的炫美,摇落下满地斑驳的阳光。
空山不空,几声鸟鸣落入苍茫。时光像远处的河流,慢了下来。
我看到许多搁浅的风景:一只蜜蜂与最后一朵丝瓜花在谈恋爱;一些沉默的树把思想的根扎得更深;青色的柿子在等待一场生命的洗礼,等待用一盏红灯笼去照亮秋色。
一位背负时光的老者,穿过树林继续前行。秋风打在他的身上,他裹紧季节的冷暖,只为赶赴一场生命的旅程。
-
昭陵六骏图 金·赵霖作 绢本设色 纵二七.四厘米 横四四四.二厘米 藏故宫博物院 昭陵六骏图 此图依据唐昭陵六骏石刻而绘。六骏为唐太宗李世民统一天下、转战沙场时所骑的六匹战马,李世民即位后,为追念这些
-
楚天遥过清江引·送君词 薛昂夫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祝 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 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 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
-
[原文] 卷一文韬 文师第一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 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丽,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 兆致是乎?史编曰: 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阜陶,兆比
-
作品:司马季主论卜 简介本篇选自《诚意伯文集》。为《郁离子》之一,原名《东陵侯》。
-
【注释】:(在太湖中,即包山。旧无蛇虎雉三物。有穴,乃林屋洞天。阖闾使灵威丈人入,探得禹所藏治水符并不死方。其中有银房石室并白芝紫泉。又有两圆石,扣之则鸣,谓神钲云)
-
《随园记》写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1745年(乾隆十年),袁枚买下了原江宁织造隋赫德的隋园。加以葺治,改名随园。1748年(乾隆十三年),他辞官居园中。从此以后,退出仕途,徜徉于山水烟霞之中,吟诗作文,结交士子权贵,几乎长达半个世
-
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词臣陪羽猎,战将骋骈邻。两地差池恨,江汀醉送君。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宋国兴母亲的碑文》(张永选)
-
马蹄声,孤独又忧郁地自远至近,洒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我立
-
“霜飘知柳脆,雪冒觉松贞”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霜飘知柳脆,雪冒觉松贞”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自然”类的诗句。 飘霜之时,才知道柳枝的脆弱,扬雪之时,才知道松柏的坚贞。用比喻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