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随笔》鉴赏
作者: 张俊山
敏歧
追寻
窗外,一点萤火在飞,提着一盏绿色的小灯。
窗下,案头一盏淡绿的台灯,象一点萤。
在这花香飘拂的夜里,两点生命的萤火,还在苦苦追寻什么呢?
相思豆
秋天,你悄悄成熟了,盛你的英儿也已成型——有棱有角,象支支剑鞘,镀一层冷冷的秋阳。
那寒森森的剑鞘里,盛着的可是一颗桀骜不驯的心?有的人这样想。
面对飒飒秋风,你默默把荚儿打开。
一颗接着一颗蹦出来的,是殷红殷红的血滴——那是儿女对母亲的千般依恋,万缕柔情……
偶感
——写于四川大足
在“华严三尊”的脚下,人们烧了那么多香,光那灰烬,就成了一方土。
是鸟儿衔来的草籽?还是山风吹来的花种?几番风雨,灰烬上竟开出一簇簇小花,有的血红,有的淡紫,有的金黄……
望着这些花,我不禁有些犯愁:它们结出的,会是什么果实呢?
太阳花
象突然燃起一片野火,把我的绿窗照得又红又亮。原来是窗台上那一盆太阳花开了。
“花开得这么艳,全靠这一夏的阳光。”我惊喜地说。
“那我的汗水呢?”我的小女儿白了我一眼,一边用喷壶给太阳花淋水,一边说:“还有这水,还有这肥,还有这土壤……”
玩味这组散文诗,会自然联想到波德莱尔关于“诗的散文”(即散文诗)那段有名的论断:“它没有节律和韵脚,非常柔和,相当灵活,对比性强,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巴黎的忧郁献辞)
你看,这里触发诗人情思的,不过是一点萤火、一荚红豆、一簇小花、一盆景物,缘由实属微不足道。然而,敏感的诗人却在灵魂和意识的深处,兴起了一缕游丝般的动荡、波动和惊跳。于是,笔墨所至,传达出的是意绵不尽的韵致和情味,十分耐人久久思索。那隔窗相映的“两点生命的萤火”,都在“苦苦追寻”,它们究竟在追寻什么呢?相思豆荚,“那寒森森的剑鞘里”蹦出来的不是“桀骜不驯的心”,而是“殷红殷红的血滴——那是女儿对母亲的千般依恋,万缕柔情……”这里难道没有更深的寓意么?烧香敬佛的灰土上开出了一簇簇小花,那么,这些花真的能结出济困解危的果实?盆景太阳花开得如一片野火,这灿烂的美丽难道仅仅得益于季候和阳光而无需人的悉心关照?这些疑问,看似“痴”,实为智,是深刻的思想自然绽放的诗情。因此,虽然每篇都写得精短,却韵味深长,启人遐思。这就是诗的情怀所孕育的诗的神韵,它的美感和富蕴是颇能令人倾倒的。
若问散文诗怎样将精炼、优美和深刻集于一身?我看这组绿窗随笔就是一个范例。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处】唐杜牧《 赤壁 》 【意思】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火 攻的方便,恐怕乔家二女早被关在春色 浓郁的铜雀台里了。东风:指三国时周 瑜乘风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
鲁迅《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全文、注释和赏析
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即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 他专为
-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菊桂”类的诗句。 这是写黄昏竹影斑驳,桂花飘香的名句: 日落时分,夕阳洒满翠竹
-
风露飒已冷,天色亦黄昏。中庭有槿花,荣落同一晨。秋开已寂寞,夕陨何纷纷。正怜少颜色,复叹不逡巡。感此因念彼,怀哉聊一陈。男儿老富贵,女子晚婚姻。头白始得志,色衰方事人。后时不获已,安得如青春?
-
旧峰松雪旧溪云,怅望今朝遥属君。共道使臣非俗吏,南山莫动北山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梅花有关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梅花的诗句,赞美梅花的诗句古诗,赞美梅的诗句古诗词。诗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出自: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二首》释义: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
-
【注释】:集句,是古诗词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作法为截取前人诗文单句,拼集成篇。若按取材范围的大小来分析,或杂糅经、史、子、集或单用其中一部;或广收上下古今,或断取某一朝代;或兼蓄百家群籍,或专采一人一书,—并无固定不变的要求,作者可以各取所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斯:此,这。上天如果想让这个人将来担当重任,就会磨练他的心志,劳苦他的筋骨。《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宰我问 宰我问:“孔子何以圣人也?” 子曰:“圣人不行而已矣。” 宰我曰:“然则圣人者,与时具而不贲者与?” 子曰:“不然。圣人者,其行也,时则同欢乐,不时则同悲哀。” 宰我曰:“然则圣人者,与人同乐乎?” 子曰:“不然。圣人者,能以人为乐者也。” 注释: 宰我:战国时期的一个学生,向孔子请教。 翻译: 宰我问:“孔子怎样才是圣人呢?” 子曰:“圣人不是表现在行为上的。”
-
读书的间隙,看了一下墙壁上的万年历,来济南学习刚好过去十天。有时想想,时间为什么会如此匆忙,像是一阵风,甚至来不及在草尖上逗留,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