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问者》鉴赏
作者: 张俊山
莫洛
他有着这样多的奇奇怪怪的疑问,对于我们这个彩色的人类世界。
那一张苍黄的面孔,有着浓厚的郁结的雾雾。他的双眉粗黑,然而又紧锁住一个隐隐的忧伤。你再看他的眼睛,那是一双教人深思,而且教人引起一种辽远的冥想来的乌黑的眼睛。他嘴里吐出的言语,全是些数不尽的疑问的符号。而且当他盯着你看的时候,他的一双瞳珠,也是追踪着不放松一下的,永远发射着疑问的光辉。
“请问,”他扯着任何人,都这样问道,“在我们人间,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
然而失望得很,所有人们给他的答复,都不能使他满意。他那疑惑的思虑,象一个不可测的无底的深谷,什么都不能将它的空谷填满。每次他都空洞地如有所失,低着头太息回来。
他问:“为什么有的灵魂象一张白纸,而有的灵魂却涂着污黑的毒汁?”
他问:“人的舌头,生来就专门为着说谎的呢,还是专门为着诅咒?或者,是专门说着那些美丽而又笨拙,好听然而无用的话语的?”
他问:“为什么连人的灵魂都可以出卖?而且世界上有这样残忍的罪恶者,竟专爱蹂躏那些崇高而又圣洁的灵魂?”
他问:“为什么苦恼的人的睡眠,连梦也为魔魅骚扰?”
他问:“唉唉,为什么,为什么智慧有罪?为什么思想被投入囚笼?”
他问:“唉唉,为什么……”
他睁大怀疑的眼睛,闪射愤怒的火花。然而他终又双手蒙面,象坠落进无底的深渊——但他没有哭泣。
“我站在人类的神秘的门外。”他说,“那罪恶的藩篱,隔开了我和人间;我的思想的智慧,象黑暗里的一双眼瞳,不能明澈地透视。”
“但我要走进世界的花园,去叩开人类心灵的门扉!”他叫着说。
然而他在沉阔的黑暗里跌倒了,但没有感到恐怖。
呵,你美善的诘问者啊,你的良心将受到人们的崇敬,你坚执的诘问,将使人们感受恍然的震惊。然而我只能这样告诉你啊:如今世界的花园,是给兽蹄践踏得破碎荒芜了;而那人类心灵的门扉上的铁锁,也已经因为风雨如晦的缘故,锈烂得难能开启……
一九四二年四月,温州
黑暗的时代产生愤激的诗篇。莫洛的散文诗诘问者就是这样的作品。
“诘问者”既是诗人的另一个“自我”,又是时代良心的代表。作为隐喻的象征性形象,他有思想,有情感,因而“对于我们这个彩色的人类世界”具有深刻的感受和不解的思虑,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疑问”。作品第二段关于“诘问者”相貌的描绘,就揭示了这个艺术形象的精神特征:
那一张苍黄的面孔,有着浓厚的郁结的雾雾。他的双眉粗黑,然而又紧锁着一个隐隐的忧伤。你再看他的眼睛,那是一双教人深思,而且教人引起一种辽远的冥想来的乌黑的眼睛。他嘴里吐出的言语,全是些数不尽的疑问的符号。而且当他盯着你看的时候,他的一双瞳珠,也是追踪着不放松一下的,永远发射着疑问的光辉。
可以看出,“诘问者”不同于那些精神麻木者,也不似鲁迅笔下的“做稳了奴隶”的人。他有清醒的头脑。因而对所处的黑暗世界也有太深的洞察;尽管他寻不到诸多疑问的答案,但深深感到了这个世界的不义和卑劣。
“诘问者”的疑问都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无论是关于“灵魂”的、“舌头”的、“梦魔”的、“智慧”和“思想”的……都让人联想到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显然,诗人借“诘问者”之口,揭露了现实社会的堕落,矛头所向,是指向反动统治者及其爪牙的。这样,诗篇就获得了强烈的战斗性。它足以唤起人们的愤怒,同用“兽蹄”践踏“世界的花园”的压迫者抗争。
当然,作品里包含着诗人的双重“自我”。如果说,“诘问者”是诗人“自我”的一半,他是坚毅的战斗者形象,那么,作为讲述故事的那一半诗人的“自我”,则是不无软弱的。关于后者,只要注意到作品结尾的几句话,就不难看出。如此看来,当时的诗人在思想上存在着矛盾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也许正是呈示了诗人的思想矛盾,诗篇更透出真实的意味。因为这种思想状态,正是那个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既不满黑暗现实,又感到无力打破它的痛苦灵魂的写照啊。
-
黄公望 六法从来推顾陆,一生今始见营丘。 腕中筋骨元来铁,世上江山尽入眸。 林影有风摧落叶,涧声无雨咽清流。 寒驴骚客吟未成,万壑寒云为尔留。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著名山水画家。青州营丘(
-
张炎《梅子黄时雨》张 炎 张 炎 病后别罗江诸友 ①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②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鸥鹭惊看相比瘦,近来不是伤春
-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篱落见娉
-
《乌托邦》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的著作,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部伟大的文献。本书是根据鲁宾逊的英译本和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莫尔全集》第4卷《乌托邦》—
-
这首词写一侍女,夏梦片刻,醒后犹细味梦中江南游程,但漏传莺啭,不禁又挂念需在炉中添香。而主人室内动静如何,则颇费猜疑。全词表现人物内心的寂寞无聊,婉转含蓄,细致入微。
-
“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 ① ,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 ② 。我欲战矣,齐秦未可 ③ ,若之何?”先轸曰 ④ :“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 ⑤ ;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 ⑥ ,楚
-
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 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 广平听方藉,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这首诗写诗人谢脁于建业(今南京市)江上为送别友人范云
-
作者: 甄继祥赵维新 【本书体例】
-
《高启·静学斋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体具动静①
-
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1],寒梅著花未[2]? [题解] 这组《杂诗》共三首,这是第二首。向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