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佯为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佯为不闻》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佯为不闻

【原典】

吕蒙正①拜参政,将入朝堂②,有朝士于帘下指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既而③同列必欲诘其姓名,蒙正坚不许,曰:“若一知其姓名,终身便不能忘,不如不闻也。”

【注释】

①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擢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会征太原,召见行在,授著作郎、直史馆,加左拾遗。五年(980),亲拜左补阙、知制诰。八年(983),任参知政事。李防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监修国史。至道初,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真宗即位,进左仆射。咸平四年(1001),以本官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六年(1003),授太子太师,封蔡国公,改封随,又封许。景德二年(1005),表请归洛。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赠中书令,谥文穆。宋史卷二百六十五有传。②朝堂:汉代正朝左右官议政之处,亦泛指朝廷。③既而:不久。

【译文】

吕蒙正被任命为宰相,正要入朝时,朝中的一位官吏在门帘下指着他说:“这个小子也做了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这时同行的官员一定要弄清楚那人的姓名,吕蒙正坚决不同意,他说:“一旦知道他的姓名,终身便忘不了,还不如不知道。”

【延伸阅读】

吕蒙正面对他人的辱骂,选择的是充耳不闻,做法与富弼一样,不同的是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去听,因为“若一知其姓名,终身便不能忘,不如不闻也”。如果说富弼所做的是在事情发生之后,那么吕蒙正关注的却是事情萌芽之初。虽然结果相同,但各自所费的力气则迥异。中国古人在礼法上的态度,即与此相似。他们历来就重礼而轻法,视“礼”为防微杜渐之举,而将“法”施于事情已然之后。中国古代的政策,一直都是主张将重心放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这正是儒家的政治思路。韩诗外传中曾经讲过一个孔子师徒问对的故事。孔子与子路、子贡、颜回游玩,他要求三人说说各自的志向。子路自负自己的将才:“得白羽如月,赤羽如日,击钟鼓者,上闻于天,旌旗翩飞,下蟠于地,使将而攻之,惟由为能。”子贡则得意自己的辩才:“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最后颜回说:“愿得明王圣主为之相,使城郭不治,沟池不凿,阴阳和调,家给人足,铸库兵以为农器。”孔子对颜回大为赞叹:“由来,区区汝何功?赐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韩诗外传卷九)因为颜回的存在,使之前子路的武艺、子贡的口才全无用武之地,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故事中颜回所奉行的,正是未发之前的政策。吕蒙正选择不去追究的做法,可以避免陷入之后的情理纠结,因为从感情上难免会对其人不满,但理性上又必须自我克制。与其事后痛苦费力,还不如当初就彻底忘掉。这正是他绝顶聪明的地方。狄仁杰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一次武则天对他说:“卿在汝南时,甚有善政,欲知谮卿者乎?”狄仁杰回答说:“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谮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武则天听完后深加叹异。(旧唐书·狄仁杰传)他们都是以不知为知的智者。俗话说“难得糊涂”,“愚不可及”,有时候能够糊涂一次,装傻一回也很好!

猜你喜欢
  • 《大抵读古人书,若自滞泥,则坦然之理翻成窒碍疑惑.若滞泥既解,还观向之窒碍疑惑者,却

    《大抵读古人书,若自滞泥,则坦然之理翻成窒碍疑惑。若滞泥既解,还观向之窒碍疑惑者,却自昭然坦然。当是时,但恐不能力行以终之耳。》什

  • 鲍坚《堤坝里的石与沙》

    手里有一份父亲留下的档案,曾经让我琢磨了很久。上面写着: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三营,机枪连。我不知道机枪连是几连,但不会是九连,九

  • 绝句对仗有什么形式和要求?

    传统认为,绝句在形式上可以看做律诗的一部分,故绝句又叫 做截句。以二联对仗与否作为评价标准,形式上可以分为首尾截 式、中间截式、前截式和后截式四种。 (1)首尾截式。 首尾截式是绝句中最常见的形式,即

  • 《好书三病》原文|翻译|赏析

    明·谢肇淛2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3,装潢衒耀,骊

  • 《容斋随笔·东坡文章不可学》译文与赏析

    东坡文章不可学东坡文章不可学 【原文】 东坡作《盖公堂记》云:“始吾居乡,有病寒而欬者,问诸医,医以为虫[1],不治且杀人。取其

  • 欧阳修《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原文和赏析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注释】 不道:不觉。寒食:古代节令,在清明节前

  • 古籍名著《正字通》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字书。十二卷。明张自烈编纂、廖文英增益。初刻于明末清初。 张自烈,字尔公,号芑山。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江西宜春人,一说江西南昌人。崇祯年间为南京国子监生,明亡后不仕,后隐居庐山,著有《四书大全辨》、《

  •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名句】钱能福 ① 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杀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注释】①福:指造福。 【释义】金钱既能造福于人,也能祸害人,有钱人不能不知道这个道理;药可以救活人,也能害死人

  • 明清小说之《水浒传·真假李逵》内容解读与赏析

    《水浒传》第43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从这个回目中即可看出,作者是把“假李逵”李鬼与“黑旋风”这个真李逵对照起来描写的;在同一回中还写了李逵有个当长工的哥哥李达。李鬼、李逵与李达,

  • 举世只知叹逝水,何人微解悟空花

    “举世只知叹逝水,何人微解悟空花”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举世只知叹逝水,何人微解悟空花”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惜时贵学”类的诗句。 世上的人只知道对着那流逝的河水叹息,却无人去细心理会“空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