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魔鬼的舞蹈》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魔鬼的舞蹈》鉴赏

作者: 王予民

于赓虞

这正是伟大的夜之世界!

饮宴散了,浓烈的红酒给我不可捉摸的力量,尚能在生命的国土的劫余的残烬中悲哀,回忆,痛哭。

不堪言,生命于往日,现在,只是一个飘渺的梦,在魔鬼的舞蹈与歌吟中无痕地逝了!我不能,不堪想象歌舞的惨影:声韵、步态,只是一片模糊的惨红与苍黑的结体。微笑与温柔变为不忍一视的惨红,愤怒与惨暴变为刺心惨动的苍黑:远了,灵动的生之希望!这一切在今宵的迷醉中,踉跄中都是毒烈的火箭,射中了已死之心灵。

星月冷明,万有沉于梦境,只我孤零一人卧于海滨之草茵,任自然无忌地摧残,伤害;任魔鬼无忌地在心头舞蹈,歌吟。在它踉跄的步态,朦胧的歌声里,泳化红酒,纸烟,毒药于一切希望之宫。呵——昔日金色的蓬发业已苍白,苹果的面颜业已苍灰,一切,一切如一龙钟的老人——青春死了,其颜色如枯萎的蔷薇上之雾水。

毁灭!将生命抛于奇丑的苍黑的污池,毒毙于死水,无须恋恋于痛苦足下之生命,作魔鬼与歌吟之场!嗟呼,孤魂,沉醉吧,沉醉于微笑,沉醉于死亡,沉醉于辉煌的宫殿,沉醉于长流的青堤,因是,纵魔鬼歌舞于心峰,发上,亦能暂时沦于不能记忆的烂醉——有如死灭,将一切遗忘。

噫,如斯进行着生命之韵调,永远,永远沉于不可捉摸的梦境。饮宴散了,从毒中我窥见了这平静的生命……

这正是伟大的夜之世界!

于赓虞的这首散文诗,写于1927年,他于次年出版的散文诗集也以此题名。沈从文曾经说,于赓虞这时的诗大多“表现的是从生存中发出厌倦与幻灭情调”。魔鬼的舞蹈就是流露乃至渲泄这种情调的代表作。

这首诗尽管采用了象征派的一些手法,但也充分结合了现实的描叙与抒情,因此使人能从灰暗的意境中理出抒情主人公思绪感触的脉胳。是暗夜里沉醉后,引起主人公“悲哀,回忆,痛哭”,他觉得此时的生命已处于“劫余的残烬”。他又认为生命不管是在往日还是现在都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而这个梦终究消逝在魔鬼的舞蹈与歌吟之中。所谓魔鬼,即社会的恶势力,以及恶势力对心灵的伤害与侵袭。“舞蹈与歌吟”,这恶势力是多么逍遥与肆虐。恶势力如此之大,拯救人生之路不知在何处,他感到厌倦与绝望,故而感叹道:“远了,灵动的生之希望!”痛呼出“青春死了”。怎样才能摆脱魔鬼的纠缠?他认为只有“毁灭”或“沉醉”。毁灭了,这人生也就无须作魔鬼舞蹈与歌吟之场;否则,只有沉醉,以至烂醉,方能将这一切遗忘。主人公正是在“饮宴散了”,因浓烈的红酒“不可捉摸的力量”,产生出痛苦“回忆”;而他又想在沉醉中“将一切遗忘”,怎么能做得到呢,这不正是表现了极度矛盾的心理吗?

绝望的音调充溢在字里行间,颓废的情绪似乎让人接受不了。但他反复诉说:“这正是伟大的夜之世界!”他的苦闷,他的愤激,他的不满,在那个大夜弥天的时候是强烈的。只不过受世界观的限制,他委实找不到出路,只得趋于消极。

于赓虞后来对他的诗有过一番交底的话,这里摘出几句,便可窥见他当时生活与诗情的一斑。他说:“因自己受了社会残酷的迫害,生活极度的不安,所以,虽然是同样的草原,同样的月色,同样的山水,我把别人对它歌赞的情调,都抹上了一片暗云。”又说:“这时的诗,大概是在人生上所见到的‘魔欲’超过了‘神思’,生活里只有阴云而没有白日,所以,晨曦之前集子里偶而显现的希望都消灭了。”(世纪的脸·序语)

魔鬼的舞蹈所表现的消极心理显然是不可取的。但这首散文诗将整体的象征与细部的写实结合得很妙。从大处说,那夜之世界与魔鬼的舞蹈歌吟象征黑暗时代,是颇具特点的。就细部言,诗人对细节的描述,往往抹涂几笔,即勾勒了生动的形象。如“昔日的蓬发业已苍白,苹果的面颜业已苍灰,一切,一切如一龙钟老人——青春死了,其颜色如枯萎的蔷薇上之雾水。”给人的印象还是鲜明的。当然,这首散文诗意境毕竟是晦暗的,不能不减弱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 上一篇: 自在独行
  • 下一篇: 《港》鉴赏
  • 猜你喜欢
    • 《古文观止·沧浪亭记》译文与赏析

      沧浪亭记沧浪亭记 明·归有光 【题解】 沧浪亭,为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舜钦所建。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不过到明朝时已经

    • 《韦秀庄》全文和鉴赏

      ·戴孚· 开元中,滑州刺吏韦秀庄,暇日来城楼望黄河。楼中忽见一人,长三尺许,紫衣朱冠,通名参谒。韦秀庄知非人类,问是何神。答曰:“即城隍之主。”又问何来,答云:“黄河之神欲毁我城,以端河路。我固不许。

    • 苏轼《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全诗鉴赏

      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作品赏析原题:元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固蒙仲游七宝寺题竹上

    • 《玄鸟》情诗三百首赏析

      玄鸟 作者: 冯好勤 【本书体例】

    • 范仲淹《苏幕遮》全诗赏析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赏析【注释】:[1]黯:形容心

    • 林徽因经典散文

      林徽因,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下面给大家分享林徽因经典散文,欢迎阅读!  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聘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

    • 苏轼《读后魏邦《贺狄干传》》全诗鉴赏

      羊犬争雄宇内残,文风犹自到长安。当时枉被诗书误,惟有鲜卑贺狄干。

    • 欧阳修《留题齐州舜泉》全诗鉴赏

      岸有时而为谷,海有时而为田,虞舜已殁三千年。耕田浚井虽鄙事,至今遗迹存依然。历山之下有寒泉,向此号泣于旻天。无情草木亦改色,山川惨淡生云烟。一朝垂衣正南面,◇夔稷契来联翩。功高德大被万世,今人过此犹留

    • 《村晚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全诗赏析

      《石壕吏》 年代:唐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