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西莫多,萨瓦多尔作品分析
【介绍】:
意大利著名诗人、翻译家、意大利隐逸派*诗歌的重要作家,195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夸西莫多生于西西里岛锡腊库扎城。父亲是火车站的职工。他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中度过了童年。夸西莫多从小喜欢诗歌,他读了不少意大利古典诗歌。15岁时就开始写诗。1921年他进入罗马工学院工程系学习,对工艺技术和几何学有过深入的研究。两年后改读文学。后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不得不中途辍学,一边流浪,一边谋生。这时期,他当过建筑公司绘图员,五金店店员,百货总店会计。后来才在一家国立的建筑公司找到固定的职业。1928年正式开始诗歌创作。1929年在佛罗伦萨认识了著名的隐逸派诗人蒙塔莱*,从此参加隐逸派,并为进步的杂志索拉里亚写稿。1930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水与土,从此蜚声文坛。1938-1940年任时报编辑。1939年又应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之聘,任该学院意大利文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投身于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曾被捕入狱。这时他逐渐脱离隐逸派,开始创作“社会诗歌”,反映法西斯强盗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讴歌反法西斯斗争中英勇的战士,诗中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后期诗风也变得较为明快、开朗。1959年,“由于他的抒情诗以高贵的热情表现了我们时代生活中的悲剧”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夸西莫多前期诗歌,具有鲜明的隐逸派诗歌的特征。他的诗反映故乡、亲人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表现对现时生活的失望、悲哀、别离与痛苦,是蒙塔莱“生活之恶”*诗歌的姊妹篇,他的名作大地和重归表现大地的痛苦,表现现实的忧伤,是挖掘“生活之恶”、“不可捉摸的痛苦”的典型篇章;他的诗很少抽象的观念,多运用反复、象征与联想,表现内心不可逆转的悲哀的诗绪;画面凄清、明净;音韵铿锵优美,是隐逸派诗歌中的佳品。
他的作品除水与土外,尚有诗集消逝的笛音(1932)、诗钞(1938)、瞬息间的夜晚(1942)、日复一日(1947)、生活不是梦(1949)、给与有(1966),评论集诗人与政治家等。此外,他还从事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先后翻译过荷马、维吉尔、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莫里哀、裴多斐等人的诗歌与剧本。
-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
-
宋词典故·章台路 【出典】 见“走马章台路”条。 【释义】 章台街是汉代长安的一条繁华街道,因位于章台之下而得名。后常用为咏长安的典故,亦以代指娼楼或游乐场所。 【例句】 ①玉勒雕鞍遊冶处,楼高不见章
-
【名句】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语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意思是人没有嫌隙可乘,妖怪不会自己起来作祟。比喻做事谨慎,考虑周全,就不会被坏人钻空子。衅:嫌隙。
-
唐宋词之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沁园春 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 ② 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雎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③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人生翕欻云亡,好烈烈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处】 唐李白 《将进酒》 【译注】人生得意的时候应当尽情欢 乐,不要让这金杯空对明月。须:应当。 樽:(zūn):酒杯。 【用法例释】用以说明人应在境况、 心情良
-
苏溪亭上草漫漫 (2) ,谁倚东风十二阑 (3)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4) 。 【注释】 (1)此诗的写作地点与时间,与上首《兰溪棹歌》相近。 (2)苏溪:浙江省义乌县附近有苏溪。亭
-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
【原题】:每岁正月度太阳岭半山间有梅花尝以此时开每见必拍枝丙午岁成一绝
-
现代史从我有记忆的时候起,直到现在,凡我所曾经到过的地方,在空地上,常常看见有“变把戏”的,也叫作“变戏法”的。这变戏法的,大概只
-
根据“君子远庖厨”注释、译文和感悟 - 可可诗词网,这句话传递深意。君子应远离庖厨,使之纯净无暇。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远离俗世的污浊和繁琐,追求高尚纯粹的品质。作为君子,我们应该以身作则,追求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品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