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恩,约翰作品分析
【介绍】:
英国作家、诗人、评论家。50年代“愤怒的青年”*代表之一。他生于斯塔福德郡特伦河畔的斯托克,于工业区长大。1947年毕业于牛津圣约翰学院。1947-1955年任里丁大学英国文学讲师,1955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主要从事文学创作。主编过文学杂志,编选过现代诗选、托马斯·哈代的短篇小说集和诗集。有长篇小说八部、短篇小说集三部、诗歌集七部、剧本一部和文学传记等。
他以小说创作为主。长篇小说每况愈下*(1954)是闻名于世的代表作。小说描写的主人公大学毕业后当杂工、小贩最后沦为走私犯的经历。表现主人公在战后多变的社会中重新探索人生价值和内心的不满与不平。及时行乐(1955)通过流浪汉的故事,隐约地影射虚无主义和麻木不仁等现代流弊。竞争者(1958)从高度的专业技能的训练角度写对年轻人的教养,以便人们在将来的竞争中占领先地位。浪迹的妇女(1959)描述的全部是性关系。打死父亲(1962)描述父子冲突,塑造了黑人音乐家的动人形象,反映两代人的矛盾和种族歧视的现实问题。这部长篇小说从文学技巧角度看,是迄今为止最有趣的一部。此外还有老屋怀旧*(1962)、年轻的客人们(1965)和小天地(1967)通过离奇的喜剧,表现个人受到的威胁及紧迫感这个主题。山里的冬天(1970)描写威尔士地方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不满情绪。此外尚有长篇小说凯立班国王*、短篇小说集救生员(1971),小说女旅行家(1959),自传轻快地奔跑(1962),诗集刻在墓石上的字等。
韦恩的文学评论著作也很有特色,较著名的有初步评论文集(1957)、塞缪尔·约翰逊传(1974)和莎士比亚时代的生活等。
韦恩的小说多表现人的一生的坎坷经历,人物亦多是“反英雄”式的,现实的针对性较强,风格也较为朴素、淡泊的。
-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朱绂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叹老将来。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作品赏析若不及:一作苦不及。
-
下武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刘敞《患盗论》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 1 :“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2 ?”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
-
作者: 张家顺
-
《刈禾女之歌》是一首名诗,描绘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女子在刈禾的景象。翻译要忠实于原意,使读者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该诗表达了农村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赏析中可以谈及诗歌风格、语言运用和意象的运用等方面。解读要探讨诗歌背后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歌颂劳动的深意。译文要符合原义,语句通顺,保留原汁原味的美感。
-
郑獬《春
-
作品:《颜氏家训》 简介《颜氏家训》,颜之推
-
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闻道使君归去後,舞衫歌扇总成尘。
-
县人冉氏, 有狗而猛, 遇行人, 辄搏噬之, 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 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姑置之。……居数日, 冉氏之邻至, 问其狗, 曰: “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