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
辗转
“辗转”两字,在本篇中,不指车轮,而指睡眠。不论老幼,不论贫富,我们于二十四小时内,不得不睡眠一次。据说,吾国的张之洞,美国的安迪生,能够三天三夜不睡觉。但是一般人,到了一日中相当的时间,眼睛干了,精神疲了,非上床休息,马上就会生病。诗曰:
不论人禽兽,
睡眠最重要。
三天不息止,
大众称奇妙。
但根据最近的医学,身体极强健者,可于二百三十一小时(几几乎十天)内,全不睡眠。三日三夜不息止,尚然称不得奇妙。不过本篇所讲,不是睡眠,而是睡眠中的辗转——我似乎有些离题,让我立刻勒马回头,言归正传:
辗转,就是自动,就是翻身。我们在睡梦中常常讲话。我们在睡梦中,有没有动作?多年以前,大家(包括科学家及普通人)以为不动是睡眠的常规,翻身是睡眠的变态。现在经过专家(医师)的研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公共的错误。我们知道我们不论体强体弱,在睡梦中一定会自动,一定会翻身。平均计算,睡眠者于八小时中,变易他的姿势三十五次,每次五分钟至十分钟。
最初(公历一九三一年)得到此结果,是一位美国州立大学的教授,名庄逊赫立(Harry Johnson)。庄氏所研究的人,共计一百六十名,其中有一夜中只变二十次者,亦有一夜中变易六十次者——三十五次是平均数。有痛苦者,受刺激者,食不饱者或过量者,温度高者或便秘者,翻身甚勤,因此休息不多。疲乏过甚者,饮酒过量者,床铺不良或被服不称者,翻身太少,因此休息不全。前者易病,后者身僵。老年人常醒,小孩儿狂睡。工人较常人多睡,女人较男人多睡。一人独睡时的辗转,与夫妇同睡时辗转,大不相同;其原因在床铺的宽狭。被的厚薄,及垫的硬软,也与辗转有关系。
庄逊教授的著作,名字叫做予休止以活力(Vitalizing Rest),有图有文,倒是一本值得研究的小册子。
原载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新中国报
-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
-
如梦令①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
-
周密《夜归》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①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释】 ①筇(qiong穷):本是一种竹子,这里借指竹杖。冷磷:清冷的磷火。磷火,俗称鬼火。塍(cheng成):
-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定法、执法、审法分而任之) 马建忠五月下旬,乃政治学院考期,对策八条:第一问为:“万国公
-
蓝天下路,箭杆般的伸向天边心,箭蔟似的飞回草原日子并非像喝酸奶那样香醇草原也不是只长酥油草和花瓣高山里有闭塞的烟瘴秋窝子有遗留的歌
-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
早世身如风里烛,暮年发似镜中丝。谁人断得人间事,少夭堪伤老又悲。
-
宋·周密平江赵升卿之侄总管号中山者云2:近有亲朋过河间府3,因憩道旁4,烧饼主人延入
-
解不开的连环扣,蜜里调油。放不下的挂心钩,常在心头。快刀儿割不断的连心肉,无尽无休。咱二人恩情,倒比天还厚,天然配就。海誓山盟直到白头,谁肯分手。魂灵儿不离你的身左右,情意儿相投。愿结下来生姻缘,再成
-
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题解该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作者此时仍在岳州,借居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