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教训2:官场光谱
【4322】中国历史的教训2:官场光谱
(习骅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28元)
6辑:[1]浩气;[2]正风;[3]严纪;[4]反腐;[5]用人;[6]守心。
张问德:“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
以升官发财为人生目标的人,孜孜以求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的私利,贪懒散奢、失信背叛是其本能选择,自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有个因改年龄被查处的干部辩解说:“我是想为党和人民多做点事。”这还不如唐朝宰相崔造实在,崔造退休后常对孩子们叹气:“现在没有人送土特产了”。
让权力从市场走开,由市场自行配置资源,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这是铲除官场腐败,保证政治安全的治本之策。
历史是由经验和教训两部分组成的。
不管什么政权,如果人民连马斯洛描述的人类最低端的需求都毫无保障、毫无指望,怎么会有未来呢?
如果非要把中国的反腐与“权力斗争”扯到一起,只能说它是“针对”权力的斗争:驯服任性权力,召回失控权力,惩治滥用权力,规范行使权力。
人是可塑的,可人可神可鬼,能否释放能量,释放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释放大能量还是小能量,与用人导向关系极大。
做一个明白人,说高了暗合马克思的名言“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往低里说,对自己负责难道不应该是本能吗?
脾气和胆子越来越大,什么人都敢交,什么话都敢说,多脏的钱都敢拿。及至东窗事发,这才大梦初醒,哀叹最多的,除了懊恼,就是“人生毁了!”毁在哪里?毁在太顺了。
爱是无罪的,溺爱则是毒药;有的事错了可以重来,错位的爱则意味着毁灭。
朱德:“戏点到谁谁就唱”。
需要契约精神、施与精神、民族精神。
习骅写的历史故事呈现的是官场百态图。其中既有贪官懒官巧官,也有清官能吏忠臣;既有犯了低级错误的高级干部,更有守规矩识大体的普通小吏。历史里的人和事,有的伟岸得让人拍案叫绝,有的卑劣得让人不可思议,有的愚蠢得让人顿足捶胸,个个似曾相识,如在左右。这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历史的启示”。
-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滁州西涧的景色和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主题,展现了悠闲自在的心态和追求自由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阅读和翻译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韦应物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
【原题】: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泽民游洞宫用刘使君韵二首
-
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曹璩的。从诗题“送曹璩归越中旧隐”上看,曹璩是“越中人”,在越中原有隐居地,具体地说是在会稽。刘禹锡出生在浙江嘉兴,直到20岁之前去长安。曹璩和刘禹锡,或许原本就认识,“少逢知己忆吾庐”一句已经隐括了这次是难得的他乡遇
-
复第二十四 【题解】 复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坤上)。外卦为坤,坤为阴为顺;内卦为震,震为阳为动。内阳外阴,循序运动,往返无穷
-
南柯子 吴潜 池水凝新碧, 阑花驻老红。 有人独立画桥东。 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鹊绊游丝坠, 蜂拈落蕊空。 秋千庭院小帘栊。 多少闲情闲绪雨
-
萧立之《第四桥》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①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释】 ①擘(bai):掰开。 【译文】 掰开蟹,自斟自饮,荻花洲上,月洒平林。一江秋色,无人拘管,深夜里,
-
小雅·鱼藻之什 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 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 王在在镐,有那
-
第 363 页[①]幽并:古二州名。幽州,在今河北省北部;并州,在今山西省及陕西省北部。幽并之地自古以出勇侠人物闻名。 第 364 页[②]鞬(jiàn建):弓袋。雕服:雕绘的箭囊。象弧:用象牙装饰的弓。这二句是写少年的装备:毡带上系
-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 皆叹其巧, 惊其神。一日, 语众曰: “孰能与我三斗粟, 吾授之以吾技。”
-
[唐]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