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用典名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这是读书为学应有的态度,也是做人做事亟须的品质。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这样一个事例,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他由此告诫领导干部,必须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学习,特别要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要发扬韧劲。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在哪个阶段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自然就至千里之远、成江海之大。
■原典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释义
上面这段话以设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认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接着,进一步申述道:“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kuǐ)”,两脚为“步”,“跬步”形容很微小的距离。这句话是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距离,就无法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不能汇聚成江河大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经过这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便不言自明。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人们常常敬佩、羡慕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然而怎样才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
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畏落日月
-
车马古城隅,喧喧分晓色。行人念归涂,居者徒惨恻。薄宦共羁旅,论交喜金石。荐以朋酒懽,宁知岁月适。人事坐云变,出处俄乖隔。关山自兹始,挥袂举轻策。岁暮寒云多,野旷阴风积。征蹄践严霜,别酒临长陌。应念同时
-
《甘蔗林青纱帐郭小川》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 我们的青纱帐哟,跟甘
-
游太平公主山庄 韩愈 公主当年欲占春, 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 直到南山不属人。 韩愈诗鉴赏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是善用微词,似直而曲,有
-
【原题】:钱丈处和和所寄韩子云约赏梅句复用前韵谢之三首
-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作品赏析【注释】①此闲居带湖之作。词题同上,但情趣格调不一。赋
-
元遗山与张蜕岩为金元词二巨擘,其创作代表了金元词的最高成就,分别体现了当时词坛北、南体派的不同风范,这两首同调同题作品实堪称为《双蕖怨》之南北双璧。
-
白菊 许廷鑅 正得西方气[1],来开篱下花[2]。 素心常耐冷[3],晚节本无瑕[4]。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5]。 白衣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