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656】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胡鞍钢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8.5万字,2017年9月第1版,42元)
△共6个部分: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②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现代化;③2050年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现代化总布局:六位一体;⑤中国现代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⑥结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
○中国作为世界现代化的落伍者、后来者、追赶者,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始终是中国领导人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及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基本选择。
○后发优势、社会主义优势、中国文化优势、绿色生态优势。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方法论:创新与继承。
○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五个方面的内涵:①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目标;②现代化的本质是人民的现代化、物质现代化服务于人民现代化;③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人民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动力;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⑤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分享。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之魂和理论依据。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与安全为六大发展理念。
○到2030年,全面建设共同富裕社会;到2040年,全面建成共同富裕社会;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改革开放100年时(2078年)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本世纪末,总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21世纪中叶百年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百年长征”、“两个半场”:一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上半场”;二是21世纪上半叶的“下半场”。
○过去近40年中国减少贫困成功意味着世界减少贫困的成功,今后,中国人类发展成功就意味着世界人类发展成功。
○国家制度现代化本质上是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高国家现代化收益。政治现代化的根本是实现国家之手、市场之手与社会之手的三手合力。
○国防开支2.5%为适度目标,现为1.33%。
○对人类之经济、创新、绿色、文化贡献。
○高度发达、民主、文明、和谐、绿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对人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国家。
○没有预测的预见,只能是空洞的预见;没有预见的预测,只能是干巴巴的数据。战略预见是治国之道,未来预测是治国之本。
-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
-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松下丈人
-
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① 。星河欲转千帆舞 ② 。仿佛梦魂归帝所 ③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④ 。九万里风鹏正举 ⑤ 。风休
-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755—?),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
-
司马光 李愬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李祐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
-
问楛者,忽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问楛者,忽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作品赏析△华山记。山巅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名华山。穆天子传。天子觞王母于瑶池之上。神仙传。麻姑谓王方平曰。接侍以来。见东海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课本中中秋节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小学是课本里有没有描写中秋的诗句啊,小学关于中秋节古诗,三年级中秋节古诗大全。中秋唐 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白话释义: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经典诵读古诗词配乐,内容包括适合朗诵古诗的背景纯音乐,找几首适合朗诵古诗文的背景音乐,适合古诗文朗诵的配乐。适合朗诵古诗文的背景音乐:《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即古
-
《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惟有吟哦殊不倦,始知文字乐无穷。》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