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梦二丈夫(谏上·二二)》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晏子春秋·景公梦二丈夫(谏上·二二)原文鉴赏
景公举兵将伐宋①,师过泰山,公梦见二丈夫立而怒②,其怒甚盛。公恐,觉,辟门召占梦者至③。公曰:“今夕吾梦二丈夫立而怒,不知其所言,其怒甚盛。吾犹识其状④,识其声。”占梦者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⑤,故泰山之神怒也。请趣召祝史祠乎泰山则可⑥。”公曰:“诺⑦。”明曰,晏子朝见,公告之如占梦之言也。公曰:“占梦者之言曰:‘师过泰山而不用事,故泰山之神怒也。’今使人召祝史祠之。”晏子俯,有间,对曰:“占梦者不识也,此非泰山之神,是宋之先汤与伊尹也⑧。”公疑,以为泰山神。晏子曰;“公疑之,则婴请言汤、伊尹之状也。汤晰而长⑨,颐以髯⑩,兑上丰下(11),倨身而扬声(12)。”公曰:“然,是已。”“伊尹黑而短,蓬而髯(13),丰上兑下,偻身而下声(14)。”公曰:“然,是自已。今若何?”晏子曰:“夫汤、太甲、武丁、祖乙(15),天下之盛君也(16),不宜无后。今惟宋耳,而公伐之,故汤、伊尹怒。请散师以平宋(17)。”景公不用,终伐宋。晏子曰:“伐无罪之国,以怒明神(18),不易行而续蓄(19),师进以近过(20),非婴所知也。师若果进,军必有殃。”军进,再舍(21),鼓毁将殪(22)。公乃辞乎晏子,散师,不果伐宋。【注释】 ①宋:周代诸侯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西周成王时,封商王后裔微子为宋公,战国时为齐所灭。 ②丈夫:男子。 ③占梦者:圆梦的人。 ④状:体态容貌。 ⑤用事:行事,这里指祭祀。 ⑥趣(cu促):急,速。 ⑦诺(nuo懦):答应声。 ⑧先:祖先,先人。汤:商朝开国的君王,亦称“天乙”、“成汤”。伊尹:商汤臣,伊姓,名挚,原是汤妃陪嫁的奴隶,辅佐成汤灭夏,尊为阿衡(宰相)。成汤卒后,又佐商王外丙、中壬、太甲,于沃丁朝伊尹卒。 ⑨晰(xi西):白净。⑩颐(yi怡):面颊,这里指面颊丰腴。髯(ran然):两颊的长须。 (11)兑(rui锐):通“锐”,尖锐。丰:丰满。 (12)倨(ju具):直挺。扬声,说话声高。 (13)蓬:蓬头。 (14)偻(lu 吕):曲背。下声:说话音低。(15)太甲:商工,成汤孙,史称“太甲修德,诸侯成归殷,百姓以宁”。武丁:商王,用奴隶博说为相,勤修政事,国力强盛,史称“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祖乙:商王,史称祖乙时“殷复兴”。 (16)盛君:盛德之君。 (17)散(san伞):遣散,疏散。平宋:与宋平。平:媾和,讲和。 (18)明神:对神的敬称。文中指汤及伊尹。 (19)易行:改变行事。蓄:当是“菑(灾)”字。续蓄:继续招灾。 (20)过:当为“祸”。 (21)舍(she社):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再舍:六十里。 (22)殪(yi益):死。【今译】 齐景公出动军队要去攻打宋国,军队路过泰山,景公梦见两个汉子立在面前发怒,火气很盛,景公恐惧,醒后,开门召唤占梦的人前来。景公对占梦者道:“昨晚我梦见两个汉子立我面前发怒,听不清楚他们的话,火气很盛,还记得他们的面貌,记得他们的话音声调。”占梦者答道:“军队路过泰山没有举行祭祀,所以泰山之神生气了。请赶快传唤祝史去祭祀泰山就成了。”景公应道:“是了。”第二天,晏子上朝来见,景公告诉他对占梦者说过的一番话。景公道:“占梦的人说:‘军队路过泰山没有举行祭奠,所以泰山之神生气了。’眼下已经派人传唤祝史前去祭奠泰山。”晏子低头沉思片刻,开言道:“占梦人不认得梦中的汉子是谁。这两个人不是泰山之神,而是宋国的先人成汤和伊尹哪!”景公不相信,执意认为是泰山之神。晏子道:“国君不信我的话,那么请让我来说说成汤和伊尹的相貌吧!成汤皮肤白净个头高,胖脸蛋多胡须,窄额头宽下巴,直身板高嗓门。”景公道:“是这样,说的对!”晏子又道:“伊尹黑皮肤矮个子,蓬松头大胡子,宽额头窄下巴,佝偻腰话音低。”景公道:“是这样,说对了。现在可怎么办?”晏子劝谏道:“成汤、太甲、武丁、祖乙,都是天下盛德之君,不应该断嗣绝后。如今他们的后代只有宋国了,国君还要前去攻打,所以成汤、伊尹大怒。希望国君撤兵并且同宋国和好。”景公不听劝谏,坚持攻打宋国。晏子道:“攻打无罪的国家,惹怒了明神,不改弦更张就会接着招祸,那么军队前进就是走近灾难,后果我已不能预料。军队要是一定前进,齐军必定遭殃。”齐军前进了六十里,战鼓毁坏,将帅暴死。这时景公才向晏子认错,撤回军队,不再去攻打宋国。【集评】 明·杨慎评晏子春秋:“就景公语中伏案,先及占者,更有远情。如占者之言,公疑以为泰山神,皆增句顿挫法。说鬼话梦,不意传神。”明·陈仁锡诸子奇赏:“寓言”。【总案】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之而起的是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和斗争。这篇故事通过晏子“说梦”,宣扬保护弱小,主张和平以及抗议大国侵暴的正义思想。故事里的“梦境”,在形式和技法方面都是巧妙的,增强了作品的神奇色彩。宋国是商朝后裔的封国,地处中原,四面受敌。齐景公举兵,宋国面临着危难。齐景公不认得梦中两个“盛怒”的大汉。占梦者妄断为“泰山之神”,而只有晏子“认得”并熟悉这两位“明神”是成汤与伊尹。跌宕写来,波澜有致,既说明晏子博闻多识,又增加了故事的神异性。晏子描绘成汤与伊尹的声容体貌,维妙维肖,这是罕见的特征鲜明的肖像描写。两位“明神”的“盛怒”是威严的,是对齐景公兴兵攻宋的愤慨,是对宋国子孙们的护庇与厚爱。晏子的语言亲切、诚恳,感情充沛,强化了主题的正义性。故事写出一个神奇的结尾:齐军战鼓自毁,将帅暴亡,齐景公被迫撤兵,宋国免除了危难。
-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水仙·千叶水仙花(并序)》咏水仙诗鉴赏 杨万
-
隔了三十多年以后,去年秋末,我又到了满城园林的苏州。一天下午,在昔日颇负盛名的城内某大学旧址,一个爬满藤萝的石砌大礼堂里,我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道路,不知怎么,最后竟谈到我少年时代的两位老师。 时近黄
-
古文观止·《国策》·唐睢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
-
吴人有养猿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 ① 而辄归。曰:“未远乎?”舁 ② 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郁离子·虞孚》 【注释】 ①信宿:连宿两夜。②舁(yu):抬。 【意译】
-
使你留名千古的,是你的韵味悠远的诗歌,而不是你汲汲于建功立业的雄心。
-
大自然赋予人四大元素—— 在内心冲突,争着控制性灵; 造化启迪众生奋发而探索, 人的灵智能理解万物: 领悟宇宙的神奇结构, 测量天体运行轨迹; 不断追求无穷知识, 宛如星球生生不息; 性灵敦促我们锲而
-
[清]朱琦 飓风昼卷阴云昏,巨舶如山驱火轮,番儿船头擂大鼓,碧眼鬼奴出杀人。粤关守卒走相告,防海夜遣关将军。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虎门粤咽喉,险要无比伦,峭壁东西峡,下临不测渊;涛泷阻绝八万
-
霜降红梨熟,柔柯已不胜。未尝蠲夏渴,长见助春冰。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