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尤利西斯》作品分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尤利西斯》作品分析

爱尔兰意识流*小说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1914年开始创作,1921年完成,次年出版。出版后在英美等国禁止发行。1933年12月6日,美国法官沃尔西宣布了解除令,此书又允许公开出版。

尤利西斯主要是描写爱尔兰都柏林某一私立中学历史教师斯蒂芬·德达路斯、某报馆广告业务承揽员列奥波尔德·勃鲁姆和列奥波尔德的妻子莫莱这三个人物将近19个小时的全部意识活动。斯蒂芬的内心对母亲产生过爱恋。后来他又没有接受母亲临危时叫他皈依天主教的嘱托,造成了他内心极度内疚和痛苦,渴望有一个父亲以为精神上的寄托。列奥波尔德没了儿子,性机能又衰退,他的妻子莫莱屡寻外意,他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创伤,要寻找一个儿子以有所安慰。于是斯蒂芬和列奥波尔德在妓院相逢,彼此找到了各自的精神寄托。莫莱放纵情欲,得到儿子,满足了母性的需求,可又产生了情欲的冲动。小说最后以莫莱上床睡意朦胧时对当初与列奥波尔德热恋的回忆结束。这部小说通过这三个人对性本能的痛苦和对满足生活追求的描述,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人孤独绝望的情绪和这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的生活要求。

小说显示了典型的意识流轨迹。它捕捉人物意识偶然的转念,瞬间的印象和感觉。自由联想,完全以意识流程为描写顺序,跳跃幅度大,具有一种随意性。列奥波尔德在都柏林街上行走,由眼前的人群联想起袜子——老哈里斯家——望远镜——透镜的价格——德国人争夺市场——亏本——车站失物拍卖处——衣帽寄存处——银行屋顶的手表——望远镜。这里,作者抛弃了引起联想的媒介。事件发生的时序和逻辑关系是杂乱无章的,意识流程变幻莫测。小说中,故事内容的叙述,也是多层次,多线索的,情节上无发展、高潮和结局之分。小说的内心独白和内心分析比比皆是,灵活自由,打破了意识层次的界线。小说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用密布的阴云象征人类的罪恶,以降临的黑夜象征人类的毁灭;小说的标题本身就是摹仿,结构上亦摹拟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小说的语言也新颖别致,仿佛是水般的流动。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作家有时抛弃了标点符号,采用了不断句,有时又使用拟声词、外来语、新词等,来表现印象和感觉的模糊错乱,造成了流动感。

尤利西斯的写作,参考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尤利西斯”即“奥德修斯”的拉丁文拼法。小说的结构也如奥德赛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共三章,相当于奥德赛的前四章;第二部分共十二章,相当于奥德赛的5-12章;第三部分三章,相当于奥德赛的13-24章。主要人物也与奥德赛中的人物成了对照:斯蒂芬是现代的塔尔马科斯,勃鲁姆是现代的奥德修斯,莫莱是现代的珀涅罗珀。但这一对照,仅仅是经历的大体相似,就人物的性格、品德说,其实是大相径庭的。

尤利西斯是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它的出版,代表了现代派小说的一个艺术高峰,对东西方现代文坛均有很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 苏轼《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余往见之。尝》全诗鉴赏

    日月转双毂,古今同一丘。惟此鹤骨老,凛然不知秋。去住两无碍,人天争挽留。去如龙出山,雷雨卷潭湫。来如珠还浦,鱼鳖争骈头。此生暂寄寓,常恐名实福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优。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聊使此山

  • 《客喜·贾岛》原文与赏析

    贾岛客喜非实喜,客悲非实悲。百回信到家,未当身一归。未归长嗟愁,嗟愁填中怀。开口吐

  • 欧阳修《奉使契丹初至雄州》全诗鉴赏

    古关衰柳聚寒◇,驻马城头日欲斜。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 白居易《鹤答鸢》全诗赏析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 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全诗赏析

    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老病忌拘束,应接丧精神。江村意自放,林木心所欣。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冬菁饭之半,牛力晚来新。深耕种数亩,未甚后四邻。嘉蔬既不一,名数颇具陈。荆巫非苦

  • 《汉宫春 梅赏析》

    【注释】:此词咏梅之孤高与环境冷落而有所寄意。作者选择一系列色淡神寒的字词,刻画梅与周围环境,宛若一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给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词风格疏淡隽永,句格舒缓纡徐。起首一句 ,以修竹作陪衬 ,极言野梅品格之孤高 。二

  •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昌龄的诗句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是王昌龄的诗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叹和自责之情。忽然看见陌头的杨柳呈现出美丽的绿色,让诗人开始后悔让丈夫去寻求功名和封侯之路。上一句表面上并未提及,但可以想象是诗人对丈夫的期待和鼓励。下一句没有提及,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或许意识到这条路并不是她丈夫应该走的,也许会向他解释她的真实感受。这句诗凝练而深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最终,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将成功与功名相对立。诗人希望夫婿能从中领悟到心声,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 《临高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临高台无名氏【原文】临高台以轩[1],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草目以兰[2],黄鹄高飞离哉翻[3]。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收中[4]吉。【注释

  • 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全诗赏析

    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想思。南风(一作摇)五两。

  • 白居易《赠谈客》全诗赏析

    上客清谈何亹亹,幽人闲思自寥寥。请君休说长安事,膝上风清琴正调。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