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古文辞类纂《归熙甫筠溪翁传》全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辞类纂《归熙甫筠溪翁传》全文

归熙甫筠溪翁传

余居安亭,一日有来告云:“北五六里溪上,草舍三四楹,有筠溪翁居其间。日吟哦,数童子侍侧,足未尝出户外。”余往省之。见翁颀然皙白,延余坐,瀹茗以进。举架上书,悉以相赠,殆数百卷。余谢而还,久之遂不相闻。然余逢人辄问筠溪翁所在。有见之者,皆云:“翁无恙。”每展所予书,未尝不思翁也。今年春,张西卿从江上来,言翁居南澥浦,年已七十,神气益清,编摩殆不去手。侍婢生子,方呱呱。西卿状翁貌,如余十年前所见加少,亦异矣哉!

噫!余见翁时岁暮,天风憭栗,野草枯黄。日时晡,余循去径还,家妪、儿子以远客至,具酒,见余挟书还,则皆喜。一二年,妻、儿皆亡。而翁与余别,每劳人问死生。余虽不见翁,而独念翁常在宇宙间,视吾家之溘然而尽者,翁殆如千岁人。昔东坡先生为方山子传,其事多奇。余以为古之得道者,常游行人间,不必有异,而人自不之见。若筠溪翁,固在吴淞烟水间,岂方山子之谓哉!或曰:“筠溪翁非神仙家者流。”抑岩处之高士也与?

  • 上一篇: 《风赋》鉴赏
  • 下一篇: 本源
  • 猜你喜欢
    •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志者,学之师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汉·徐幹《中论·治学

    • 张九龄《春江晚景》全诗赏析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祗自得,佳气莫能传。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 白居易《板桥路》全诗赏析

      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不知消息到今朝。

    • 《题子瞻墨竹》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黄庭坚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 苏轼写诗、写文论述文同的墨竹画,而他自己师法文同,学画墨竹,时出新意,详见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赏析。他的墨竹画由

    • 农子耕《消夏吟》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消夏吟 茅店茶余纳午风,鸣蝉高唱柳阴中。 村童围着村翁坐,打虎从头说武松。诗词类别:写景抒情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

    • 晚明·邢昉《避兵还舍率题壁间》即景抒怀

      此诗作于明末清初兵乱之中。诗人回到家园,看见满目荒凉,园庐蒿藜,于是在旧舍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即景抒怀的五绝。

    • 《秋雨古镇》陆华丽散文赏析

      雨水持续,就湿润成了秋天。到如今,四处清风徐徐,时而雨丝缕缕。季节的变换,在毫无察觉之间来到了。仿佛哪一夜的雨,拒绝了炎热的靠近,

    • 《陪高彦敬游南山‌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作者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任杭州路儒学正,成宗大德二年(1298)调浙北崇德州教授。高彦敬初仕为省郎,继出为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大德初入为御史。杭州路和江浙行省治所同在杭州,二人由此相识。高善画,邓文原《履素斋稿》有题高画诗数首,高彦敬《房山集》也有怀邓诗,可见二人友情甚深

    • 关于雨涵的古诗词(同时包含雨涵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同时包含雨涵的诗句,以“雨涵”为题作一首诗,含有“雨涵”二字的句子或者诗句,藏头诗也行,是送晚辈的,希望。秧涵朝雨(宋·洪咨夔·《沁园春》)2、水涵微雨湛虚明(宋·赵构·《渔父词/渔父》)3、歧陌涵余雨(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4

    • 刘禹锡《杂曲歌辞·潇湘神二曲》全诗赏析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