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邢昉《避兵还舍率题壁间》即景抒怀
避兵还舍率题壁间·邢昉 江村归日暮,桑柘半成墟。 唯有蓬蒿色,青青满故庐。
此诗作于明末清初兵乱之中。诗人回到家园,看见满目荒凉,园庐蒿藜,于是在旧舍的墙壁上题写了这首即景抒怀的五绝。
“江村归日暮,桑柘半成墟。”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时分到家,看到的悲凉情景。“桑柘”即“桑梓”,本义为乡里社前所植的社树,一般用来代称家园或故国。(唐王驾社日:“桑柘影斜村社散”。)“桑柘半成墟”,即故乡一半已毁于战火,化作丘墟。可见战争对农村的破坏到了何等程度!诗人在归途之中,必定已有种种不祥的预测,或许也曾“道逢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来着。然而亲眼见到故园荒芜的情景,仍令他悲酸不已。
“唯有蓬蒿色,青青满故庐。”后二句是对“园庐半成墟”的具体刻划。本来园庐丘墟,即是荒无人烟。而作者偏不从“无”的方面著笔,而从“有”的方面设想,而有的又只是满屋“蓬蒿”而已,这就更加突出了兵祸之后故乡的凋弊。“正面不写写反面”,反而取得含蓄深厚的意味。这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那一段描写,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绝句的结尾使用限制性词语来形成感叹性语调,以强化感情色彩,是唐人已有的创造。如“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等等。此诗仍沿用这一现成格局。但在具体表情上却仍有新鲜之处。本来,“青青满故庐”五字给人的应是一种有生气的、多情的印象;但可惜这“青青满故庐”的不是柳色、不是别的树色,而是蔓延丛生的“蓬蒿”,即杂草之“色”,这就令人遗憾乃致悲凉了。所以读来耐人涵咏不尽。
-
尊师傅者,以师傅成已之德业也,所以自尊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傅者,以师傅成已之德业也,所以自尊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 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
-
《临江仙 暮春》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①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
-
忆君我正泊行舟,望我君应上郡楼。 万里月明同此夜,黄河东面海西头。 这是一首直抒胸臆的七言绝句。 这首充满思念之情的小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 (824) 六月下旬,白居易自杭州刺史离任北归途中,沿黄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如何提升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内容包括如何提升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如何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如何提升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以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为例 作者:鞠伟 单位:第十师北屯中学 摘 要:近几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
-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
-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 [2]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 [3] ,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4] ,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5]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高中必背古诗词pass,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背篇目,高考必背古诗75首,语文古诗词高考必备60篇。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氓,离骚,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虞美人,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论语十二章
-
大耿疲劳已离群,小冯慈爱且当门。(轼本以舍弟亲嫌请郡。)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鬓偏宜画鹿轓。豪杰虽无两王继,(子直、深父。)风流犹有二欧存。(叔弼、季默。)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作品赏析原题:
-
陈与义《除夜二首(其一)》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①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②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③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④ 【注释】 ①爆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