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出处和解释
【名句】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趣投合的人即使有山海相隔也不觉着离得远,追求不同的人即使相去咫尺也不觉着离得近。
-
【题解】这是一首代宫中嫔妃所作的怨诗。此诗写一位不幸的宫人,盼望君王临幸 而终未盼得,展示了她幽怨不已的内心世界。此诗用语明快,自然浑成,情感逐层深入, 尤为深沉。时夜已深,盼君临幸而不得,郁悒上床,
-
汤之《盘铭》 ① 曰:“苟 ②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三) 注释 ①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王。《盘铭》:《尚书》的篇名。②苟:假如,倘若。 【译文】 成汤《盘铭》中说:倘若有一天能够使自己
-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品赏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
-
元宵夜一记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第一个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灯笼,以示庆贺。
-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释】 (1)这首绝句写于唐亡后不久的梁开平四年(910),诗人时年六十七岁。题中的沙县 (今福建省沙县)、尤溪县(今福省建尤溪县
-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
-
河南省的开封,古代又称汴梁、汴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城最早筑于春秋时代,为郑国的一个城池。2300年前魏国首先在这里建都,当时称为大梁。《史记》中说:魏之大梁,秦之咸阳,楚之郢,皆出入大贾小商之地。
-
(孔)子曰:“学而时 ① 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一) 注释 ①时:时常。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感悟 由于应试教育,学业繁重,我国广大中小学生能够
-
彭蠡湖中望庐山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
-
【4232】能力陷阱(〔美〕埃米尼亚·伊贝拉著,王臻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18万字,2019年4月第1版,56元)5章:[1]领导者的能力陷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