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贪婪》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贪婪》鉴赏

作者: 张俊山

纪伯伦

我周游地球时,在一个荒岛上看到一种野兽,生着人头铁蹄,正在不停地吃土地、喝海水……我停下脚步,望了许久,然后走近野兽,问道:

“你还没有吃饱喝足吗?难道你永无饱足?”

野兽回答:

“不,不!我已经吃饱喝足了,而且厌腻了吃喝。但是,我担心到了明天,此处既土地可食,亦无海水可饮。”

(李唯中 译)

一个动作描述,一个简短的问答,就把“贪婪”这种恶德绘形绘神地刻画出来,贪婪确是一篇耐人寻味之作。

兽类中也许有这种动物,食不厌足,贪得无厌,总在不停地“吃”、“喝”。然而作者在这里显然别有所指,那就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丑恶现象。

放眼人间,那种野兽般贪婪的行为实在太多,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大而言之,一切剥削者、一切侵略者,不都是贪婪成性的两足动物么?他们对于别人、别国的榨取和掠夺,是那样的没有止境,得寸而进尺,这与那只“不停地吃土地、喝海水”的野兽何其相似!甚至一切腐朽的统治者也莫不如此;他们对于权力的永无厌足,以至妄想荫庇子孙、传之永久,不也是一种贪婪的表现?由此看来,贪婪这篇短小的作品确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高度概括了人类社会的一种丑恶现象,它的隐喻指向是十分明显的。

作者没有明言他对描写对象的评骘,但其憎恶之情却渗透在字里行间。请看那一问一答具有多么鲜明的情感色彩:

“你还没有吃饱喝足吗?难道你永无饱足?”

野兽回答:

“不,不!我已经吃饱喝足了,而且厌腻了吃喝。但是,我担心到明天,此处既无土地可食,亦无海水可饮。”

词语已含谴责之意,而答语却依然恬不知耻,两相对照,不啻是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这是不动声色的鞭挞。它是含蓄的,然而却更见深沉有力。

纪伯伦是位崇尚善和美的作家,因此他更憎恶恶和丑。那么,这篇贪婪不就是他轰击贪婪者的重磅炮弹么?

猜你喜欢
  • 《谢应芳·拙逸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谢应芳·拙逸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嗟世之人,

  • 苏轼《江城子 别徐州》全诗鉴赏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作于

  • 《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原文与赏析

    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

  • 韩愈《寄卢仝》全诗赏析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余人,上有慈亲下妻子。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余,时致薄少助祭祀。劝参留守

  • 苏轼《竹》全诗鉴赏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一作亦?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 王质《东流道中》

    王质《东流道中》宋山水诗鉴赏 王质 山高树多日出迟,食时雾露且雰霏。 马蹄已踏两邮舍,人家渐开双竹扉。 冬青匝地野蜂乱,乔麦满园山雀飞。 明朝大江载吾去,万里天风吹客衣。 这是 一首描写途中观感的诗篇

  • 《石榴》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咏石榴 石榴,又称安石榴、海石榴,原

  • 古代民歌《三秦民谣》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乌栊,势与天通。 三秦,地名。故地在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一带。三秦本为秦国的领土,项羽破秦入关后,三分秦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

  • 《先秦散文·列子·周穆王篇(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列子·周穆王篇(节选)》原文鉴赏

  • 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原文及赏析

    原文: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欢,暮年离拆。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