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区域性国际合作传播能力建设探究
【3090】“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区域性国际合作传播能力建设探究
(徐体义等著,人民出版社,31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68元)
△全书分六章:怎样让中国的声音在国际上传得更广更远;地方媒体为何纷纷选择“走出去”;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南亚东南亚;南亚东南亚媒体传播空间有多大,云南媒体在周边外交中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走出一条区域性国际合作传播的成功之路。
○外交战略: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亲诚惠容”之周边外交理念。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媒体是时代的瞭望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
○国际传播:以国家及反映国家形象的组织机构、团体和个人为传播主体,以包括大众媒体、新媒体等在内的泛在传播媒介为主要渠道的跨国家、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播活动。
○传播技巧(原则):只报道事实不进行评论,对事件正反方面、双方当事人都进行充分报道,将价值评判交给受众;摒弃“整齐划一”的报道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对特定主题进行报道,以达到报道目的;尽量不要冠以“宣传”的名目,而是采取公共外交、项目交流等弱化政治和意识形态倾向的方式。
○云南和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关系紧密,在云南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每一个跨境民族虽然属于不同的国家,但他们说同一种语言、共饮一口井、共赶一条街、庆祝同样的节日,世代通婚,世代友好,形成了一种罕见的地理文化景观。
○云南地缘优势、面向“三亚”(南亚、东南亚、西亚)肩挑“两洋”(印度洋、太平洋),“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
○云南在最美丽的地方,它是世界最挺拔的一角、最柔软的一片、最绚丽的一瞥;它以河流和手臂拥抱你,它以大山的胸怀融化你,它以奇异的梦幻迷住你……
○热爱始于友好,友好源于了解。
○“报”与“纸”不等画等号,“纸”是载体可以变化,而“报”将一直有价值。
(2017年5月27日中午阅毕)
-
【3733】中浦讲坛•2006(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编,2007年1月)△1—10讲。自主创新、国家安全、科技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社会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这显然是思妇的诗,主人公便是那“荡子妇”。“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是春光
-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
【原题】:南归后六日偕闲孟子薪家茂初无垢集鲁生园亭梅花下次家茂初韵
-
《秋雨夜眠》是白居易的诗作,描绘了一个秋雨夜晚的宁静与安逸。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安定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翻译应注重保持原文的含义和诗意,同时要确保语句通顺,符合读者的理解。通过阅读和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体会到了秋雨夜晚的祥和与美好。
-
浣溪沙 【宋】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 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 六幺摧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樽前 【简析】 堤上,游人如织
-
7月底,我们完成在唐山的公务,顺路到某监狱看望大家共同的朋友。注意——朋友在监狱工作!由于监狱这个词的“小众”性,出发前人们听说我
-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 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
-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出处】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三 【译注】在世上活着贵在韬光养晦,为什么要隐居清高自比云月? 【全诗】 行路难 其三 [唐] 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