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柳子厚驳复仇议》全文
柳子厚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治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以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
《春艾青》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
-
《中原音韵》 顾人破雪多别话,斯人默寞望天涯。 江驿亭津客蒹葭,就教情若孤舟下。时差。 窗间酒筹衾枕匣,殊间烛微摇息纱。 汨没阡花,依帘泪沾洒。 拈入砚相思字,向月斜扉挂。 凝结檐冰凭镜疤,给
-
大叔于田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
-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年来老干都生菌,下有孙枝欲出林。白发未成归隐计,青衫倘有济时心。闭门试草三千牍,仄席求人少似今。
-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写好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写好散文 篇1 【概 念 】 写景状物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 析象征意义 【要 素】 1、景
-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
-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
李白--《独坐敬亭山》 【内容】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
-
意大利未来主义*戏剧家雷莫·基蒂*的代表剧作。仅有二场,有副题,名《内心的恐怖》。 《黄与黑》的主人公是奥地利军队中士约瑟夫。第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