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语
【3906】新论语
(〔春秋〕孔子述,孔门弟子撰;钱宁重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7.5万字,2016年9月第1版,45元)
△内编:孔子之语——①核心篇第一;②路径篇第二;③实践篇第三;④例证篇第四;⑤哲思篇第五;外编:弟子之言——⑥评价篇第六;⑦记忆篇第七;⑧阐释篇第八。
○康德不认为孔子是哲学家,将论语看成“不过是给皇帝制定的道德伦理教条”(自然地理学);黑格尔认为孔子只是“一位实际的世间智者”,其学说是一种“道德哲学”,“没有一点思辨的东西,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哲学史讲演录)。总之,论语留给西方人的印象,基本是两点:一是缺乏深度;二是没有逻辑。
○论语是一部未经整理的课堂笔记。一是未经孔子本人编撰审订;二是孔门众多弟子在不同时期的各种“课堂笔记”的集合。
○重编,是将其的章节全部分拆,重新结构。达到:论点鲜明、主题贯穿、层次分明、论述清晰,孔子思想的逻辑性和深刻性,第一次从文本中直接呈现。成为人人都能读懂的新经典。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朝闻道,夕死矣”。“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世:古人将三十年视为一世。“如有王者兴起,三十年后也一定会实行仁政”。在孔子看来,仁之行于天下,是必然趋势。王者兴起,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取天下,或早或晚,都必然走向仁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在位时不能懈怠,执行政令时要忠实。”
○仁者处世为人,关键是如何面对富贵、闻达,以及怎样交友、待人、入仕和闲居等。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即:过去的,已不可改变;未来的,还来得及悔改。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没有乱猜,没有武断,没有固执,没有自以为是。
-
布诚信,以归人心;明赏罚,以尽士力。|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布诚信,以归人心;明赏罚,以尽士力。》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新柱石壮严闉,更值西风落帽辰。不用游从夸燕子,直将气焰压波神。山川尚遶当时国,城郭犹飘广陌尘。谁凭阑干赏风月,使君留意在斯民。 作品赏析【原题】:黄楼致语口号百川反壑,五稼登常初成百尺之楼,适及重
-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是南齐时一位著名的歌妓,历史上关于她的传闻很多。古乐府中有《苏小小
-
赠乔侍御陈子昂汉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睿宗文明元年
-
三提相印代天工,邓国归来耀本封。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酬恩定得祠黄石,谈道须期会赤松。莫虑故乡陵谷变,武当依旧碧重重。
-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作品赏析【注释】: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七律《池上竹下作》作于
-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
-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王:指圣君。 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一说命世之才。 【赏析】 一次,孟子向齐王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仁政”,未能得到齐王的赏识,于是离开齐国,在路上他对弟子充虞说:
-
日本电影《望乡》(片段)编剧:〔日〕于泽、〔日〕熊井启导演:〔日〕熊井启【剧中角色】圭子,女记者阿崎婆,老年妇女圭子:阿崎婆婆,
-
余光中《催魂铃》原文 余光中的《催魂铃》是一篇杰出的幽默散文。 台湾的幽默散文所继承的中国现代幽默散文传统主要不是那种社会批判锋芒甚强的硬幽默,而是以调侃性、戏谑性为特点的软幽默。余光中在《幽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