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尘如寄
如尘如寄
从海边归来。蓝的天,蓝的水,蓝的心情。静静地坐在细细的沙上,用手轻轻拂过。那细密的纹路,如同天书,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天机,没有谁能破译。
孩子们卷起裤腿玩沙。一来到海边,她们的天性得以舒展,一天的倦意一扫而空。海水打湿她们的脚丫、衣服,但她们才不在意呢。只有到了海边,才感觉到过这座城市。一个有海的城市多么美好。有那么多的美,盛不下了,汇成了海。
在这里心空了净了。什么也不多想。面对着一片灿烂的云天,望着天空中那一道云路。是飞机刚刚滑过?是自然生成的痕迹?所思无果,所念也无终。
这真是个谈恋爱的好地方。很多的情侣依偎着,享用着这一刻的云淡风轻,还有冬日暖暖的阳光。很多年后,无论还在不在一起,这片蓝,这个午后将永远保存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钝钝的,想不起一行诗。可你看那海水正蓝,是诗;云朵绚烂,是诗;沙如面,是诗;美美的心情,也是诗。我们并肩坐在一起,看着潮水翻卷,退去涌来。心里的尘,渐渐散去。
过往和未来都不重要。此刻我们在一起。看着海鸥飞翔,呼吸着海的气息。实实在在的,充满阳光的温暖和芳香。还会有多少这样的寂静祥和,还会有多少这样的锦绣华年?且不去管它,只任金色的阳光洒满全身。甚至,可以闭上眼睛小憩,梦里不知身是客。
这无边无际的沙之域啊,那一颗是你,哪一颗是我?惊觉,如尘如寄的半生已然过去。
2009. 12.13
-
孟子 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 (1)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概念里的三省坡,永远是一幅波澜壮阔峰回路转的画卷,浓郁而厚重的历史背景,让这里弥漫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旧地重访,抵
-
张养浩:标山记 张养浩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
-
不动者厚地,不息者高天。无穷者日月,长在者山川。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嗟嗟群物中,而人独不然。早出向朝市,暮已归下泉。形质及寿命,危脆若浮烟。尧舜与周孔,古来称圣贤。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我无不死
-
村夜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
-
宋词典故·今古眼中稀 【出典】 唐·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
-
【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语出宋代辛弃疾《菩萨蛮》词。青山是阻挡不住的,江水终究会冲破包围,滚滚东流。原比喻收复北方,统一祖国是一定能实现的。现常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阻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九年进士。曾任右
-
《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南宋末年陈元靓适民间所需,取便流俗而撰。本书成书于宋季,考之其内容,乃至地舆,圣贤等类之形制避讳“是编各类所征引至南宋亡”(《皕宋楼藏书志》卷60)确为
-
蒙阴 厉鹗 冲风苦爱帽檐斜[1],历尾无多感岁华[2]。 却向东蒙看霁雪[3],青天乱插玉莲花[4]。 [作者简介] 厉鹗(1692—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