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436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35万字,2010年1月第1版,49元)
五部分(12章):[1]一个多文明的世界;[2]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3]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4]文明的冲突;[5]文明的未来。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一个世界:欢欣而和谐;两个世界:我们和他们;完全混乱。
“西方”一词普遍用来指以前被称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那一部分。世界人口信奉主要宗教传统的比例(2000年):西方基督教29.9%;东正教2.4%;穆斯林19.2%;非信徒17.1%;印度教13.7%;佛教5.7%;中国民间宗教2.5%;部落宗教1.6%;无神论者4.2%。
西方: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是世界上主要的消费品主顾;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对许多社会发挥着相当大的道义领导作用;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控制着海上航线;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控制着尖端技术教育;控制着宇航技术;控制着航天工业;控制着国际通信系统;控制着高科技武器工业。
军事实力:[1]数量——兵力、武器、装备和资源;[2]技术——武器和装备的效能和尖端性;[3]组织——凝聚力、纪律性、训练和军队士气以及指挥和控制关系的有效性;[4]社会——社会有效地使用军队的能力和愿望。
“任何战争都有终结”,这是常规。
政治家只有承认和理解现实,才能建设性改变现实。
新加坡黄金辉总统提出的四个基本的价值观:“将社会置于个人之上,将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石,通过共识而不是斗争来解决争议问题,强调种族和宗教的相互容忍与和谐”。
亨廷顿的观点值得重视,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深刻的恐惧。
-
·徐珂· 高宗循卫河南巡,舟行倚窗,见道旁农夫耕作,为向所未见,辄顾而乐之。至山左某邑,欲悉民间疾苦,因召一农夫至御舟,问岁获之丰歉,农业之大略,地方长官之贤否。农夫奏对,颇惬圣意。寻又令遍视随扈诸臣
-
【3006】论中华民族(修订第二版)(高凯军著,文物出版社,30万字,2012年2月第2版,60元)△本书从地域特点和长城的兴废看中华民族的起源
-
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作品里具有“硬汉”性格的形象。 海明威本人就是这种类型的人。他专门喜好冒险:18岁在战场上负过重
-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② ,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③ ,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④ 。顾自以为身残处
-
【3341】习近平地方领导实践(中央党校教务部、中央党校研究室编,2017年10月)△1982年3月到200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先后在河北省正定县,
-
作者: 潘金生 【作品简介】《万叶集》是日本现存的
-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失路今为哙等伍,作诗犹似建安初。西来为我风黧面,独卧无人雪缟庐。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
-
苏轼 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 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回头顷刻失长桥,却到龟山未朝饭。 至人无心何厚薄,我自怀私欣所便。 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 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