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众认同与完善发展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众认同与完善发展

【35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众认同与完善发展

(徐斌著,人民出版社,29万字,2017年10月第1版,56元)

△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是当代中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重大问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逻辑性和本质规定进行深入分析后,研究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及对制度的大众认同,即理论认同、科学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进一步发掘其动力源泉、内在规律、形成机制。然后,阐述制度完善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路径选择,进一步探讨评价尺度及其理论根据,最后阐述制度的限度、制度完善和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坚定制度自信等。全书共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获得理论的目的在于实践,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实践。

○掌握制度理论、建构实践理论、实践改造社会、实践效果评价。

○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发展基础: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经验和教训;③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确立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和确立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①一个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②一条思想路线的实践:实事求是;③一条工作路线的坚守:群众路线:④一种制度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特殊矛盾优先;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科学性优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实践优先;批判与建构的辩证统一,建构优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①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明确关系:政府与资本权力的边界;③人民本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生向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历史意义: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②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③人类社会政治生活向社会生活“回归”的现实路径;④既“向世界说明中国”,又“向中国说明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众认同表现为以下几个维度:理论认同、科学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国际维度。

○制度是哲学、文化的表征。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包括:关于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观点;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关于剩余价值学说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关于评价社会历史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观点等。其中的核心理论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方法、辩证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群众路线方法。

○完善和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发展的路径: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③培养制度意识,形成制度思维方式;④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成果。

○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价值尺度优先;现实尺度与理想尺度的统一,现实尺度优先;道德尺度与历史尺度的统一,历史尺度优先。

发展生产力:根本尺度;社会公正:首要尺度;人的发展:价值尺度;法治化:内在尺度。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人民主体的观点;以法治为核心的社会秩序理论;以公正为原则的个人权利理论。

○“制度绩效集中体现了制度运行的结果,它是制度运行取得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综合效果,集中体现为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杨雪冬。

○制度是具体的、历史的、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上一篇: 沈从文
  • 猜你喜欢
    • 抹布女的魔布

      抹布女的魔布“我就像是一块抹布,把你身上的泥土擦干净了,把你擦得像个城里人了,你就把我丢掉了。”这是一个电视剧里的台词,这句台词里

    • “范蠡泛舟(范蠡归湖)”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范蠡泛舟(范蠡归湖)》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句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

    • 名画《明皇幸蜀图》赏析

      明皇幸蜀图 唐· (传) 李昭道作 绢本青绿设色 纵五五.九厘米 横八一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现存的唐代金碧山水有《明皇幸蜀图》(横幅)和《春山行旅图》(直幅,也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图题材内容和章

    • 《夜莺》鉴赏

      作者: 文淑慧任光

    • 长篇唯美古诗词都有哪些(比较优美的长篇古诗词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长篇唯美古诗词都有哪些,内容包括比较优美的长篇古诗词,篇幅较长的唯美古诗词,长篇的唯美的爱情古诗都。优美古诗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

    • 苏轼《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全诗鉴赏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 作品赏

    • 《菩萨蛮·温庭筠》原文与赏析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

    • “宋玉悲秋”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玉悲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沉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释义】宋玉在《九辨》中悲秋色萧

    • 高适《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全诗赏析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 古诗词生日祝福语长辈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生日祝福语长辈,内容包括长辈生日祝福古诗词,祝福老人生日的古诗诗句有什么,给长辈的古风生日祝福短信。1.此日萱诞登七秩 他年阆苑祝期颐 2.年过七旬称健妇 筹添三十事期颐 3.记八千为一春萱草千年绿 再三十便百岁桃花万树红 4.七旬菊香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