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神话
鄂伦春神话
这个题目是在我整理照片时突然想到的。去年在嘉荫县文体中心观看的鄂伦春神话系列演出后,一直想执笔创作关于鄂伦春族的文字,但一直未找到切入点。在2013年二月二“春龙节”前夜的篝火晚会上,鄂伦春族人和55对中俄国际集体婚礼的新人,共同打造了比较有气势的、热情洋溢的篝火舞,拍摄中就让我有一种想写关于鄂伦春文字的冲动,如此就算是为了弥补曾经观看鄂伦春神话舞台剧时,让视觉震撼和感动的一种情怀吧。
有人把鄂伦春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前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凭借一匹匹烈马、一杆杆猎枪、一条条猎狗,一年四季勇猛地游猎在原始森林里,以狩猎为生,这种狩猎的日子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才开始转为半耕半猎的生活,所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族人是最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
若干年过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原有的鄂伦春人的风土乡俗渐渐被汉化。但是,在嘉荫县的乌拉嘎金矿胜利村里,居住着一个特殊的民族,就是为数不多的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如今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质量蒸蒸日上,各地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作为一项民俗产业的鄂伦春文化逐渐兴起,党的春风吹去少数民族文化即将遗失的阴霾。在政府的号召领导下,拉开了嘉荫县鄂伦春神话的大型民族舞台剧演出帷幕,此剧全景展示了鄂伦春人生产、生活的鲜活场面,全剧由家园·春火塘·夏远山·秋围猎·冬四个篇章构成。激情演绎着一年四季在大山里鄂伦春猎人与猛兽的较量,在森林里聆听风和叶的交响,载歌载舞热情的依哈嫩跳出了猎人们丰收的喜悦,追溯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沧桑古朴的原始生活,舞动生命中与生俱来的勇敢和智慧,涵盖篝火图腾对鄂伦春族人的意义,还有他们收获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鲜活豪爽的幸福生活,把一种渐行渐远的历史民俗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摄魂动魄。特别是我的老乡张兄,那浑厚苍劲的画外音引导着观众渐渐走入剧情,给该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声音至今还萦绕在耳畔,后来才听说他不但负责全场配音,而且文字也是出于他之手,真为老乡感到自豪。我想那次演出不仅得到了省市委领导及媒体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对于传承嘉荫县少数民族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赞誉。
历经沧桑巨变的鄂伦春人,对火的情感永远不会衰落,依然有着至高的崇敬。在传统节日小年这天和春节的早晨,鄂伦春族的家庭都要拜火神,向篝火烧香,并扔进一块肉和洒下一杯酒,祈求火神保佑火种旺盛,永不熄灭,也祈祷他们的家人幸福平安!
篝火,曾经陪伴着鄂伦春人度过一年又一年,一夜又一夜。这火,是鄂伦春人的生命。丰收的季节,族人们在篝火旁欢歌起舞,以表达心中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这火是猎人心中的力量。因此,看见拢起大堆的篝火,似乎就看见了远古鄂伦春族人勇敢睿智的生产、生活,共同庆祝的场面,在这篝火中激活了他们那种秉承淳朴、好客、诚恳、热情的民族传统和信念。
在二月二前夜,大堆的篝火点燃起来,火苗点燃鄂伦春人的热情和舞动的灵魂,带着祝福声声,与55对中俄集体婚礼的新人一起狂欢歌舞。鄂伦春族人身上的那种民族精神感染着新人,感染着在寒冷天气中观看的人们。他们脸上闪着光辉,那份骄傲、那份自豪、那份厚重的情感,透着真诚淳朴的笑,感染着在场的人们,似乎他们的笑容里在传递一种精神,一种团结的力量。
这一夜熊熊的篝火,演绎了鄂伦春人与中俄国际友好的神话!
这个飘着小雪的夜晚,在欢快互动的跳马舞的节奏声中,把篝火晚会推向高潮,呐喊声、歌唱声、欢笑声,还有摄影人相机的咔嚓声都不绝于耳。此刻,我也感受着他们的热情和舞动的旋律,他们矫健的身影在我的镜头下凝为永恒!我愿鄂伦春族人的民俗文化越来越完善,古朴的情怀,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得越来越久远,同时祝福参加中俄国际集体婚礼的新人们幸福百年,永俦偕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诚信礼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诚信,礼让,关爱的古诗词或文言句,有关诚信,礼让,关爱的.古诗词文言句,与“诚信”,“礼让”,“关爱”有关的古诗词或文言句都百度。诚信的古诗古文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
-
落霞孤鹜图 明·唐寅作 绢本水墨 纵一八九.一厘米 横一○五.四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唐寅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一位画家。《落霞孤鹜图》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自题诗云: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
-
《胁肩谄笑,病于夏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湖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句关于描写“湖光山色”的古诗,描写湖光山色的古诗,描写湖光山色的古诗。《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
-
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②。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诗题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小郡大江边,危楼夕照前。青芜卑湿地,白露深泬寥天。乡国此时阻,家书何处传?仍闻陈蔡戍,转战已三年。
-
答钟弱翁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生平事迹不详,北宋末人。事见宋阮阅编撰之《诗话
-
因为长久没有小孩子,曾有人说,这是我做人不好的报应,要绝种的。房东太太讨厌我的时候,就不准她的孩子们到我这里玩,叫作“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但是,现在却有了一个孩子,虽然能不能养大也很难说,然
-
【原文】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鉴赏】 《王直方诗话》记载:东坡谪黄州,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而独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对于这株幽居独处的海棠,横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