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对酒忆贺监①二首(其一)并序》原文、鉴赏和解读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②。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诗题“对酒”是这首忆旧诗的关键所在。李白与贺知章初见即饮酒为乐,后来又同列“饮中八仙”。可以说,酒是他们友好关系的见证。正因为如此,“对酒”忆旧,情感便愈发来得真切、深厚。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总写贺知章的性格人品。“狂客”为贺自称,“风流”乃诗人评赞,仅用四字便勾勒出一个狂放不羁、风流倜傥的人物形象。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这是李白印象最深、也最值得自豪的一幕。自此以后,李白便名满京都,他怎能不将如此赏识自己的贺知章引为知己呢?
以上四句虽未写酒,但诗序中明说贺知章“呼余为‘谪仙人’”之后即“解金龟换酒为乐”,因而当他对酒忆旧,写到“呼我‘谪仙人’”之时,“酒”字已呼之欲出。但又不单纯写酒,而是借酒写人。“昔好杯中物”一句,紧承上文,其主语是贺季真;“今为松下尘”一句亦然。因“昔”及“今”,今昔对照,表现了友人生前死后的巨大变化,渲染出浓郁的苍凉气氛,令人读来,感慨无尽。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点明题旨,突出一个“忆”字。金龟为身上所佩之珍品,竟解下换酒;换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乐,更重要的是为了结交同好。如今金龟换酒之处犹在,而人已化为松下之尘,追忆往事,怎能不潸然泪下呢?两句诗通过一个“忆”字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既正面表现了诗人对亡友无比真挚的一往深情,又侧面描写了贺知章的潇洒风度和精神境界,使得首尾一贯,通篇浑然,有一气呵成之妙。
-
石涛 漫将一砚梨花雨 ① ,泼湿黄山几段云。 纵是王维称画手,清奇难向笔头分。 【注释】 ①梨花雨:元虞集《答钱翼之》诗:“闭门三月梨花雨,遍写千林柿叶霜。” 【评说】 本诗选自石涛《清湘老人题记》。
-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拦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
-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一作杜宛)殊非故(一作旧)乡陌。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纟宁]。曲几书留小史
-
词题为北固亭。北固亭在镇江城北的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滨水,形势险要。晋蔡谟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葺之,即所谓北固楼,亦曰北固亭,历代诗人多喜登临吟咏,可见其为名胜之地。 “澹烟横,层雾敛”,开头写淡淡轻烟横在天空,层层重雾已
-
《菊花·又题花卉绝句(之四)》咏菊花诗鉴赏 林
-
郡楼有遗唱,新和敌南金。境以道情得,人期幽梦寻。层轩隔炎暑,迥野恣窥临。凤去徽音续,芝焚芳意深。游鳞出陷浦,唳鹤绕仙岑。风起三湘浪,云生万里阴。宏规齐德宇,丽藻竞词林。静契分忧术,闲同迟客心。骅骝当远
-
【原题】: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柴胡桔梗教作汤服之疾间作小诗以寄
-
《国际歌》 鲍狄埃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
-
上面这首诗在袁枚集中不算最上品,它的可贵,在一个“真”字。诗人能坦露自己真实的心迹,不掩饰,不矫情。让世人看到一个“真我”,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多见的。
-
《新约·路加福音》第7章 《新约·约翰福音》第8章 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