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宗”李忱》名言名句解读
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注释】
哲士: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匿:隐藏。采:同“彩”,光彩之意。韬光:比喻隐藏名声和才华。至人:古时指道德修养最高的人。逊美:对好事推让。公善:将善行归功于大家。
【译文】
哲士大多都将自己的名声和才华隐匿起来,至人常常对自己的美誉表现出谦逊推让的态度,而将善行归功于大家。
【道理】
真正的强者往往不事张扬,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
“小太宗”李忱
有唐一代除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以外,还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皇帝——唐宣宗李忱。宣宗在位十三年,颇有政绩,被后世誉为“小太宗”。他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第十三子,穆宗之弟,敬宗、文宗、武宗三兄弟的叔父,也是唐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太叔身份继位的皇帝。
由于生母身份低微,虽被封“光王”,但却鲜有真正享受到亲王待遇。加之他从小就显得沉默寡言、呆滞木讷,所以后宫的人都觉得他不聪明。而李忱自宪宗遇害后,更是在任何公开的场合都一言不发。每逢家宴集会的时候,唐文宗最喜欢做的就是逗李忱发言来当作笑料。而武宗在位的时候,对李忱就更加无礼了。
等到唐武宗病危之后,把持朝政的宦官们开始在暗中物色新帝人选。由于觉得李忱呆傻、软弱可欺,易于控制,他们决定拥立李忱做皇帝。然而就在李忱得到监国的权力时,人们发现李忱处理朝政、裁决军务有条不紊。这才明白过来,他之前的三十多年其实是在韬光养晦。
宋·佚名春宴图(局部)
-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种罢水边
-
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颇觉参禅近有功,因空成色色成空。色空静处如何说,且坐清凉境界中。
-
尚父提封海岱间,南征惟到穆陵关。谁知海上诗狂客,占得胶西一半山。我是胶西旧使君,此山仍占与君分。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
许氏 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 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 许氏这首咏虞美人七言绝句以虞姬之口吻写出,读来格外动人。“君王意气尽江东”写楚霸王风云意气于江东了结用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是欧阳修的一篇文章,通过对进士考试的描述,揭示了官场的黑暗。文章通顺、简洁,语言生动,恰到好处地展示了当时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欧阳修巧妙运用描写和对话,将读者带入进士考场,深化了对官场的认识。作品以优美的语言精准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公正现象的愤慨。通过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权力腐败的批判,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表达了他对社会正义的关注。
-
洪升匹马嘶荒野, 群山拥乱云。迢迢二千里, 去哭信陵君。洪升(1645—1704),字昉思,
-
前秦苻坚为帝时,有一对恩爱夫妻,男名窦滔,女名苏蕙。窦滔字连波,右将军窦于真的孙子,窦朗的第二个儿子。窦滔风神秀伟,熟续经史,能文能武,甚为时人推崇。苻坚视之为左右臂,历加重任;窦滔干得也很有政绩。苏
-
今年粳稻熟苦迟②,庶见霜风来几时③。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垄上宿⑤,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⑥,价钱乞与如糠粞⑦。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
-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长虹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