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忠者不饰行①以侥荣②,信者③不食言④以从利。
【注释】①饰行:表面做作。②侥(jiǎo)荣:侥幸得到荣誉。③信者:有信义的人。④食言:说话不算数。
【释义】有忠心的人不做表面工作以侥幸得到荣誉,有信义的人不做说话不算数的事以追逐利益。
【点评】讲诚信的人从来不会自食其言为自己谋好处。
参考文献
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第四状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唐代古诗词按作者分类,内容包括唐诗的所有作者分类排序,唐诗按内容分类及代表作家作品,唐诗按诗歌体裁分类有按内容分类有。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3.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
-
【名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语出汉代毛苌《〈诗经·关雎〉序》。感情在胸中生发激荡,自然要流露,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此句说明诗歌创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没有情感的激动就不会有诗,作者自己首先要充满激情。
-
昔我在南时,数君常在念。摇摇不可止,讽咏日喁噞。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又如心中疾,针石非所砭。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地遐物奇怪,水镜涵石剑。荒花穷漫乱,幽兽工腾闪。碍目不忍窥,忽忽坐昏垫。逢神多所
-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李靖率众军大破洮河西南的吐谷浑,声威远播,为唐代边塞形势的稳定打下了基
-
【原题】:进贤道上老松奇古可喜去秋经从因命于空处补种今渐有生意
-
此诗的意脉与前一首遥遥相通。“宿酲”二字,既绾合前首的“醉流霞”与“杯底”,又承接“匆匆觉得扬州梦”一句,有峰断云连之妙。
-
上阙写景,起句“江南江北雪漫漫”气势壮阔,为全词创造、渲染出了一种特定的、寒冷空旷的氛围。“遥知易水寒”紧承起句,“遥”字表达了词人与帝后相隔遥远,但是因为心中牵挂,所以能够知道他们在远方被幽禁的痛苦,这种痛苦应该不止是肉体上的寒冷,还
-
太常引·念故人 刘燕歌 故人别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 今古别离难。蹙损了蛾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及春残。 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
国学名句“千钧之弩,不以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为尺梃成响”出处和解释
【名句】千钧之弩,不以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为尺梃成响 语出明代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力达千钧的强弩,不因为一只小老鼠而拨动弩牙;重达万石的大钟,不因为长仅一尺的细棍敲击就发出巨响。比喻贤才不会为小
-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