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世界
【3722】康德的世界
(〔德〕曼弗雷德•盖尔著,黄文前、张红山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2.2万字,2018年4月第2版,49元)
△通过书信、他人著作,勾勒出了康德的传奇人生和精神世界。不仅可以看到康德的生平佚事、主要经历,还可以了解康德的学术态度,撰写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等著作的具体背景。
○康德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居一隅,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的男子,以巨大的魄力把他的时代提拔到人类文明的层面。
○康德哲学素以语言晦涩、内容艰深著称。
○康德提出: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人是什么?
○康德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柯尼斯堡,1804年2月12日死于柯尼斯堡。
○头顶星空。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反复地加以思索,它们就越给人心灌输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拉斐尔所作雅典学院的细节。柏拉图手指向天,象征地认为美德来自智慧的“形式”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手指向地,象征他认为知识是透过经验观察所获得的概念。
○唯有批判的道路仍是敞开的。“现在我踏上一条道路,这是前人唯一没有走过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得意地以为,找到了避免一切错误的出路”。
○有人认为:世界哲学四大家,即: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和康德。
○一个有性格的人“不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
○“实践的一般理性只要稍加培育,从中就会悄然形成一种辩证法,而辩证法必须寻求哲学的帮助”。
○垂死之人。“日益衰老是一种极大的罪过;不可宽恕,总要受到死亡的惩处。”
○康德不害怕死亡,他蔑视死亡,因为他注定要死的,是无法避免死亡的。
○死前说:这很好。
-
周邦彦《风流子》周邦彦 周邦彦 枫林凋晚叶 ① ,关河迥 ② ,楚客惨将归 ③ 。望一川暝霭 ④ ,雁声哀怨,半规凉月 ⑤ ,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 ⑥ ,风幕卷金泥 ⑦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
-
望过年“细人子望过年”,是一句湖南话。回想儿时,觉得这句话说得真不错。儿时望过年,先是渴望年节的吃食。平江人家过年炸“发肉”,用鸡
-
《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九: (宋熙宁中) 台州张伯端 (字平叔,天台缨络街人) 于己酉宿天回寺,感遇青城丈人刘师傅,传金丹药物火候之秘,乃改名用成,号紫阳,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修炼(今之汉中紫阳县紫阳洞)。
-
原文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
-
[魏]阮籍一夕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
-
宋词典故·一千龄 【出典】 《诗经·鲁颂·閟宫》:“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释义】 《閟宫》为鲁臣颂美鲁僖公之作。诗中有祝愿鲁僖公活至千岁、万岁之语,后因用作祝愿长寿的典故
-
汉乐府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是流
-
【原题】: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郡十五绝又以诗见寄属痰眩未能一一次韵且和二篇以谢
-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赏析] 南唐后主词,选者甚多,最为传颂的名作如 《相见欢》、《浪淘沙
-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诬罢职,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闲居十五年后,复出任文安县尉,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舍。 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