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人本主义作品分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人本主义作品分析

以研究抽象的人为基础和核心的哲学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1804-1872),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是在批判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他认为,世界上除了自然界和人之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他宣称他的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是“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他认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他说:“人的绝对本质、上帝,其实就是他自己的本质。”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着自己的本质创造了上帝。所以他认为哲学应以整个的人本身作为对象,而不应把思维和整个人本身割开。人是意识和存在的统一体,存在和思维统一于自然,思维从存在而来,从而得出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结论。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它不是把人看作具体历史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而是把人作为生物学上自然的人、作为抽象的人。关于自然界和物质,他的观点,也不是彻底唯物主义的。

人本主义,就其历史观来说,属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它没有冲破历史唯心主义的束缚。列宁指出:人本主义“是狭隘的”,它“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

猜你喜欢
  •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赏析》

    上片,运用神话传说,戏弄、嘲笑紫姑神。“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画出了紫姑神“玉肌铅粉”的“箕”体和以“凤呼凰”的“箸”音等的神相。“伶伦不见,清音未吐,且糠批吹音,黄帝乐官的音律中看不到,以“清香”作引诱向善男信女索取香钱这一举

  • 名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海涅 忧郁的眼睛里没有泪痕, 他们坐在织机旁切齿痛恨: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殓布, 我们织进了三重咒诅—— 我们织,我们织! 一重咒诅给天主,我们曾向他哀求, 在严寒的冬季和饥

  • 许有壬《登岳阳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许有壬登岳阳楼半空轮奂壮巴丘,消得骚人一系舟。云气远携湘雨至,湖光寒入蜀江流。山川信美非吾土,天地无穷有此楼。三十四年如梦过,可怜

  • 《前日入寺观牡丹不觉已谢惜其稼艳故以诗悼之赏析》

    【原题】:前日入寺观牡丹不觉已谢惜其稼艳故以诗悼之敢冀见和

  • 古籍名著《文选》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文

  • 《达人识元气,变愁为高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达人识元气,变愁为高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孟郊《孟东野诗集·达士》,乐观少愁类名言句子

  • 《代父送人之新安赏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

  • 《守候月亮》苏作成散文赏析

    最初开始喜欢月亮,是很小的时候。那时,一吃过晚饭,母亲去串门,我就跟了去。走着,走着,就放慢了脚步,因为天上的月亮深深地将我吸引了

  • 楚辞《自悲》翻译|注释|赏析

    居愁勤其谁告兮,① 身居山泽愁苦向谁去讲, 独永思而忧悲。 独自深思心中无限悲伤。 内自省而不惭兮, 考察自己行为问心无愧, 操愈坚而不衰。 我的信心十足意志坚强。 隐三年而无决兮,② 我被放逐三年没

  • 毛泽东的诗路和心路

    【4829】毛泽东的诗路和心路(陈晋著,人民出版社,29万字,2020年6月第1版,69元)△24章:心路风景、“奇士”的青春、月亮吟、问乾坤沉浮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