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容斋随笔·陈季常》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容斋随笔·陈季常》译文与赏析

陈季常

陈季常

【原文】

陈慥(zào),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1],然其妻柳氏绝[2]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3]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黄鲁直元祐中有与季常简[4]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清净之乐,姬媵[5]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帖云:“承谕[6]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7]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8],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哀怜老大[9],一任放不解事[10]邪?”则柳氏之妒名,固彰着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云。

【注释】

[1]喜畜声妓:喜欢蓄养歌舞乐妓。[2]绝:非常。[3]一绝:一首绝句。乞:请求。[4]简:书简,书信。[5]姬媵:姬妾。[6]承谕:承蒙您告诉我。[7]所苦:苦闷的时候。[8]损药石:减少药剂。药石,草药和石药,泛指中成药。[9]哀怜老大:体谅您年纪太大。[10]一任放不解事:任凭您放荡不羁,不解世事。

【译文】

陈慥,字季常,是陈公弼的儿子,隐居在黄州(今湖北黄冈)的岐亭山,自称是“龙丘先生”,又起名叫“方山子”。他喜欢结交宾客,爱好蓄养乐妓,然而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悍好妒,所以苏东坡有诗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子,指的就是柳氏。苏东坡又曾在醉中给陈慥写信说:“寄一首绝句求得到秀英君。”想来“秀英君”可能是陈季常妾的小字。黄庭坚在宋哲宗元祐年间有写给陈季常的书简,说:“详知柳夫人不断用药,现在已安康平复了吗?您晚年想逐渐寻求清静的生活乐趣,美妾没有新的增加,那么柳夫人还有什么烦恼以至于生病呢?”又有一帖写道:“承蒙您告诉老境的情趣,做法应当像您说的那样,苦闷时不妨游览一下山川风光,自然可以起到减少药石、调护起居饮食的作用。河东夫人也还能够哀怜您年龄老大,任随您放荡不通世故吗?”可见柳氏的妒名,早就彰着于外了,所以苏轼、黄庭坚二公都谈到了这事。

【评析】

如今,“河东狮吼”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熟语,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它原始的出处。洪迈的这则笔记,正好补上了这个阙漏。这也是历代笔记杂文为后世治史者所青睐的原因之一。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宿东亭晓兴》全诗赏析

    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独抱一张琴,夜入东斋宿。窗声度残漏,帘影浮初旭。头养晓梳多,眼昏春睡足。负暄檐宇下,散步池塘曲。南雁去未回,东风来何速。雪依瓦沟白,草绕墙根绿。何言万户州,太守常幽独?

  • 《咏筝诗》(沈约)原文、鉴赏和赏析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 弦依高张断,声随妙指续。 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 此诗题为《咏筝》,但它不是一首描写筝这种乐器的咏物诗,而是写听人弹筝。诗末句云:“宁知颜如玉”,可知弹筝者是位女性,大概是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 有关于理想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题解析 [解题]理想(ideal),指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憧憬或希望。它影响我们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奋力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世界能前进、社会能发展、事业能繁荣,都是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而创造事业的人

  • 《北风》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天善戎耀文 【本书体例】

  •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赏析》

    辛弃疾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朝廷无此意,不加重用壮志难酬,一生屡遭贬斥。由于不能见用于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集团,他感到前途险恶,早晚必被逐出宦途。为后事计,他任江西安抚使时,在上饶城北带湖之畔,修建了一所新居,作为将来退隐之处。取名为“稼

  • 黄滔《馆娃宫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黄滔 【原文】: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

  • 朱厚熜《七律·送毛伯温》千家诗赏析

    诗描绘出毛伯温的英雄气概,王师的声威浩荡,用麒麟和蝼蚁作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出师必胜的信心。

  •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

    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的。正唯其是如此,我对于富春江上的严陵,二十年来,心里虽每在记着,但脚却从没有向这一方面

  • 《赠蓬子 赏析》

    作于:(1932) 三月三十一日这是应姚蓬子求字之请即兴记事所作,诗中所说是“一.二八”上海战争时,穆木天的妻子携带儿子乘人力车到姚蓬子家找寻丈夫(“天子”指穆木天)的事情。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