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全集《妇女患眼痛喻》译文赏析
妇女患眼痛喻
【原文】
昔有一女人,极患眼痛。有知识[1]女人问言:“汝眼痛耶?”答言:“眼痛。”彼女复言:“有眼必痛。我虽未痛,并欲挑[2]眼,恐其后痛。”傍人语言:“眼若在者,或痛不痛。眼若无者,终身长痛。”
凡愚之人,亦复如是。闻富贵者衰患之本,畏不布施,恐后得报,财物殷溢,重受苦恼。有人语言:“汝若施者,或苦或乐;若不施者,贫穷大苦。”如彼女人不忍近痛,便欲去眼,乃为长痛。
【注释】
[1] 知识:这里是相知相识的意思,指熟识的人。
[2] 挑:这里有“挖”的意思。
【译文】
从前有一个女人,眼睛痛得非常厉害。一位与之认识的女人就问她:“你的眼睛痛吗?”回答说:“痛啊”那女人又说:“由于有眼睛,眼睛才会痛。我虽然现在眼睛不痛,但我想把眼睛挑了,以防止它以后痛。”旁边的人说:“眼睛如果在,或许有时会痛,有时会不痛;眼睛如果不在,就会痛苦终身的。”
大凡愚蠢的人都是这样。听说富贵是一切衰败患难的根源。富贵者往往害怕现在不把财产施舍出去,将来会有恶报。家中虽然财产丰厚,却感到深深的苦恼。有人对他说:“你如果做布施,可能会受苦,也可会带来快乐;如果不布施,那将来所受的将是极大的贫穷和痛苦。”就像那个女人一样,忍受不了短暂的痛,想挖去双眼,那必定会带来终生的痛苦。
【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女人,因为眼睛一时疼痛就想要挖去双眼,但她从没想过那只是摆脱了一时的疼痛,但却要忍受一生都在黑暗中的痛苦。眼睛会因为某种原因疼痛,可是只要我们稍微忍耐一下,坚持一下,用药进行治疗没准就不疼了。假如我们忍受不了一时的疼痛而把眼睛挖了,那我们一辈子都只能活在黑暗中了。其实,不只是对待眼睛的疼痛问题上,在面对其他问题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坚持、学会暂时的忍耐,。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有希望获得成功,也会因此体会到幸福生活。
故事征引
坚持下去就是成功
有一天,弟子们聚集到一块儿,向禅师请教道:“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事。你们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禅师示范了一遍,又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每天坚持做300次,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
禅师说:“你们只要每天坚持做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人都骄傲地回答:“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回答:“我做了!”
一年以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个人骄傲地回答:“老师,我做了!”
禅师把弟子们都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曾经说过,做完这件事,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现在我想要告诉你们,世间最容易的事常常也是最难做的事,最难做的事也是最容易的事。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恒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
后来,一直坚持做的那个弟子成了禅师的衣钵传人,在所有的弟子中只有他成功了!
“站起来”便是成功
有一位慈祥的父亲,一直为他的孩子苦恼。眼看着孩子都十五六岁了,还没有一点儿男孩子的气概。无奈之下,他就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禅师帮他训练孩子。
禅师对他说:“你把小孩留在我这里,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人。”
三个月后,父亲来接小孩。禅师安排了一场空手道比赛,来向父亲展示这几个月的训练成果。和小孩对打的是空手道的教练。教练一出手,这小孩便应声倒地,但小孩刚一倒地,便立刻又爬起来接受挑战,倒下去又爬起来,如此来回往复总共十六次,小孩依然坚强地爬了起来。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小孩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下去。”
禅师摇了摇头,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和失败,难道你就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又立刻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吗?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
-
名言: 法相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注释: 相因: 有连续性。有渐: 循序渐进。 句意: 法律有继承性而保持一贯, 那么事情就不会半途而废。事情能循序渐进, 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因突变而产生惊恐。
-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平易近人。《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词林正韵》 曲破弦思,别酒兰觞一叙。入相逢、几多春树。 帏帘残梦,莫把哀风渡。拾笔并韶华,向晨凭负。 索瑟飘零,远山疑阻。原上雪、殢人长顾。 往由遐逝,爱情无归路。燕子有归时,但行桑处。
-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
许浑 绿蔓浓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这是一首托物寄情的小诗。作者因庭中紫藤而遥忆江南故家罨画溪边的一段往事,音婉句秀,极迷惘失落之致。 紫藤为蔓生木本花,春暮生长
-
右台仙馆笔记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堂全书》本《右台仙馆笔记》序书影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在堂全书》本《右台仙馆笔记》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笔记小说集。十六卷六百六十七则。题“
-
《先秦散文·孙子兵法·谋攻》原文鉴赏 孙子曰
-
“猛安谋克制”是金特有的一种政治和军事组织。它是女真人在氏族公社时期所创,当时全体男子都是战士,平时生产,战时应征。部落酋长称孛堇,猛安是部落单位,谋克是氏族单位,行军打仗时则称猛安谋克,是作战时的军
-
作者: 王瑞明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一部较完备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