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夜赏析》
月光如水,残菊傍疏篱,落叶飘零,塞鸿急飞,秋深夜静,寒气袭人,惟见诗人凝神遐思。此诗氛围清冷寂静,色彩皎洁幽丽,韵味清新隽永,通俗浅显,平易近人。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此诗就是如此。
所谓浅,就是浅显通俗,琅琅上口,不饰典故,不用奥语;所谓淡,就是轻轻入之,淡淡出之,不着浓彩,不用艳词;所谓清,就是气氛爽利,清新明朗,不事雕琢,自然而然;所谓丽,就是容光焕发,天真纯净,文采斐然,姿容秀美。首联写宽广的碧空中,高悬着一轮明月,皎洁华美,静寂无声,把读者带入一个浩渺无垠、明媚清朗、宁静深邃的境界中。
月下凝思,遥视太空,悠然神往,不禁寂从中来,忧思萦怀,然而对月无言,惟有形影相吊而已。在这里,诗人勾勒出了寂寞孤独的心境。这种心境与静谧的月夜在基调上是非常吻和的。颔联写菊花开放,论常理,秋菊独傲霜雪,孤芳孑立;但此时却是残菊花开,还依傍着稀疏的篱笆,可见凋谢之期已不远了。
然而,尚可支撑些时日,至于衰老的梧桐,却已抵挡不住寒气的侵袭,叶子已纷纷凋零,飘落在寒井之上了。这里,以花开对叶下,残菊对衰桐,傍疏篱对落寒井,更渲染出一种凄寂寒冷的气氛。虽系写景,却暗寄着愁情,且与首联写的 愁字相呼应。颈联由植物转入写动物。塞外飞鸿,为了躲避寒冷的侵袭,疾速地飞过长空,由北向南,感到晚秋已尽;由于昼短夜长,邻居的鸡啼也推迟了。这里,以塞鸿飞急对邻鸡鸣迟,以觉秋尽对知夜永,以反衬晚秋夜的寒冷,从而把诗情深化到一个更新的境界。尾联又回到写人上来。这就是首联所写的愁人,他凝情不语,寂寞凄清。就在他思绪万千之际,萧瑟的秋风,阵阵吹来,拂在白露上,冷气袭人,衣不胜寒!全诗流畅爽口,通脱雅致,清淡幽丽,宁静悠远。
俗与雅,没有明确界限,而是相反相成的。俗中出雅,雅中含俗,方为上乘。黄庭坚强调过以俗为雅(再次杨明叔韵引),吴讷也注重由俗入雅 (文章辨体序说)。而化俗为雅关键在于一个化字。唐代诗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序中将元稹看成是上入室者,而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即将元、白都视为登大雅之堂的著名诗人。可见雅,并不排斥通俗的。至纯的雅,往往古奥、凝重,而缺乏明了性*和群众性*;如雅中含俗、寓俗于雅、由雅返俗,则无俗的痕迹,却有俗的滋味,无俗的外形,而有俗的神韵。这种俗,是雅的极致,也是俗的极致。
因为它已非纯粹的俗,而是含雅之俗,这就高于一般的俗。晚秋夜就是有雅有俗、雅俗共赏的杰作。
正如清代诗评家叶燮在原诗中评论说:白俚俗处而雅亦在其中。
-
·冯梦龙· 董三泉公由蜀西充令,升蓬州守。宦十数年许,仅一青布袍、一革靴。赴任时,诸子请曰:“平生志节,儿辈能谅,第大人年高,蜀中多美材,可为百岁后计也。”公曰:“唯。”既致政,诸子迎之,间请于公曰:
-
位于浙江省沿海北部的岱山,海域面积4916平方千米,陆地面积326 5平方千米。沧海茫茫,海水汤汤,海似乎是岛的大路,波澜壮阔,一望无际。
-
【注释】 选自《左传·僖公九年》,引自《诗经》。 白圭:白玉制作的圭。寺是一种玉质礼器,长条形,上圆下方。古代帝王或诸侯举行典礼时拿在手里,用以表示身份。 玷:玉之瑕疵,污点。后指毛
-
【注释】 选自清·王士禛《池北偶谈》。 兴会:指诗人情感兴致爆发的一种冲动,是创作的有效契机与形象思维极为活跃的阶段,其中包含着把感受表现为形象的创作灵感。表面上看,“兴会”似乎是不期而至,偶然“情来
-
【3568】跨越领导力的鸿沟(原书第3版)([美]保罗•麦尔、兰迪•斯雷塔著,温旻,王洪荣译,机械工业出版,6 5印张,2017年3月,35元)△
-
塞鸿秋·凌鹫台怀古 薛昂夫 凌鹫台畔黄山铺。 是三千歌舞亡家处。 望夫山下乌江渡。 是八千子弟思乡去。 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 青山太白坟如故。
-
【原题】:琴斋乃予旧居以琴名斋吾为之也项先生与诸生居之谈庄讲老有佳趣向尝造焉而往事乃亦有分胜多捄之处成诗呈项先生者书其实耳
-
求古诗词中平仄的读法和用法(各位,诗词中平仄怎样按读音区分)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求古诗词中平仄的读法和用法,内容包括求古诗词中平仄的读法和用法,古诗中的平仄读音是怎样分出来的,各位,诗词中平仄怎样按读音区分。所谓“平仄”就是每个汉字中古音具有平、上、去、入四声,为了便于运用,在律诗中又简化为平仄二声,平又分为阴平、阳平二声,仄分为上、去、入三
-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一》咏梅花诗鉴赏
-
国民党政府违反民主,擅自制定的一部宪法。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的严正警告,不顾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南京召开了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会上通过了一个伪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