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徽庙朝宰辅》译文与赏析
徽庙朝宰辅
徽庙朝宰辅
【原文】
蔡京[1]擅国命,首尾二十余年,一时士大夫未有不因之以至大用者,其后颇采公议,与为异同。若宰相则赵清宪挺之、张无尽商英、郑华原居中、刘文宪正夫,所行所言,世多知之。其居执政位者,如张康国宾老、温益禹弼、刘逵公路、侯蒙元功者,皆有可录。
康国定元祐党籍,看详讲议司编汇奏版,皆深预密议,及后知枢密院,始浸为崖异[2]。徽宗察京专愎,阴令狙伺其奸[3],盖尝许以相。是时,西北边帅,多取部内好官自辟置,以力不以才。康国曰:“并塞当择人以纾忧[4],顾奈何欲私所善乎?”乃随阙选用,定为格。京使御史中丞吴执中击之,康国先知之,具以奏。
益镇潭州,凡元祐逐臣在湖南者,悉遭侵困,因爱莫助之图遂为京用。至中书侍郎,乃时有立异。京一日除监司郡守十人,将进画,益判其后曰:“收。”京使益所厚中书舍人郑居中问之,益曰:“君在西掖,每见所论事,舍人得举职,侍郎顾不许邪?今丞相所拟十人,共皆姻党耳,欲不逆其意,得乎[5]?”
逵以附京至中书侍郎。京去相,逵首劝上碎元祐党碑,宽上书邪籍之禁,凡京所行悖理殃民事,稍稍厘正之。蒙在政地,上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上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6]之。
凡此数端,皆见于国史本传。
【注释】
[1]蔡京:(1047—1126),北宋权臣,字元常。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与北宋政治家、书法家蔡襄是同乡。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熙宁二年(1069),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此时蔡襄已经去世,蔡京妄想攀附名门,于是自称是蔡襄的族弟。蔡京权力欲望极强,但并无固定的政治见解,其言行以向上爬为终极目标,是个典型的政治投机分子。[2]崖异:性格乖张。[3]阴令狙伺其奸:命人暗地调查(蔡京)的奸邪行为。狙:暗中查访。[4]纾忧:分忧。[5]得乎:怎能使人赞许呢?[6]衔:衔恨,怀恨在心。
【译文】
蔡京掌握国家大权,先后达二十年之久,一时间,朝中士大夫没有不借助他的支持而得到重用的,后来这些人采取了公正的立场,与蔡京对立。如宰相赵清宪、张商英、郑华原、刘文宪。他们的言行,世人都已知道。当时执政的如张康国、温益、刘逵、侯蒙,皆有值得记载的事迹。
张康国曾经参与确定元祐党籍,审定讲议司编排汇集的奏版,也参与了处置元祐党人的秘密会议。后来张康国改任知枢密院事,才慢慢地不随波逐流,转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徽宗觉察出蔡京专权、刚愎自用后,暗中让张康国侦察蔡京的奸邪之状,并且答应将来委任他做宰相。当时,西北边境上的领兵将领,蔡京多数采取举荐的方式委任,根据是否愿为自己效力而不是看其人才能的高低。张康国说:“任命官员当选择有才能的人,为什么专挑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呢?”于是,便根据阙员多少,挑选有才能的人上任,并定为规矩。蔡京指使御史中丞吴执中攻击张康国,张康国已经预先知道了,便把此事上奏给了徽宗。
温益镇守潭州(辖今湖南长沙、湘潭、株洲、岳阳等地),凡是哲宗元祐年间贬往湖南的大臣,全部遭到他的侵扰围困,温益因爱莫助之图受到蔡京重用。官至中书侍郎后,立场便有了变化。蔡京一次任命监司、郡守10人,正准备交给徽宗批准执行时,温益在后面写上批语说:“收回。”蔡京派和温益关系不错的中书舍人郑居中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温益说:“你在中书省任职,每次见讨论任命的事,中书舍人推荐的人,哪有被中书侍郎否决的呢?如今丞相所推荐的十个人,统统都是他的姻亲,怎么能使人心服口服呢?”
刘逵因为投靠蔡京升为中书侍郎,蔡京被罢相后,刘逵是第一个劝徽宗砸碎元祐党人碑,放宽因上书得罪圣上而被列入奸邪之籍的禁令,凡是蔡京所做的违背情理、祸国殃民等事,逐渐加以纠正的人。侯蒙在政府任职,圣上郑重地问他蔡京是什么样的人,侯蒙回答说:“如果蔡京心术纯正,即使古代的贤明宰相也比不上他的才能。”圣上点头称是,让他密切侦察蔡京的所作所为,蔡京知道后极为恨他。
以上几件事,都见之于国朝历史他们本人的传记。
【评析】
俗话说,是什么水,养什么鱼。徽宗一朝,以权相蔡京为首的一伙宵小之徒专擅国柄达20多年之久,这与他们的主子宋徽宗昏聩疏狂、善逞小智私慧是分不开的。蔡京一伙专权的20多年,也是北宋王朝末日狂欢的20余年,最终将原本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驶进毁灭的深渊。宋徽宗最终为金人所掳,难道不是对他昏聩疏狂的报偿吗?
-
秋兴八首(其五)杜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搞笑古诗词300首,内容包括搞笑古诗改编300首,恶搞古诗300首,搞笑古诗改编300首。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给钱,
-
【注释】 选自宋·王安石《材论》。 安以荣:国家安定,身处尊荣。 亡以辱:国家灭亡,身受耻辱。 【赏析】 王安石深知人才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人才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他为相时,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
-
【原题】:分献次青溪太宰韵(时青溪分得星辰二,是日立春)
-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述要] 孔子进周公庙,遇事都发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叔梁纥之子懂礼呢?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
-
彩鸾餐颢气,威凤入卿云。长养三清境,追随五帝君。烟波遗汲汲,矰缴任云云。下界围黄道,前程合紫氛。金书惟是见,玉管不胜闻。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熏。海明三岛见,天迥九江分。搴树无劳援,神禾岂用耘。斗龙风结
-
王士禛《青山》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王士禛 晨雨过青山,漠漠寒烟织。 不见秣陵城,坐爱秋江色。 题目“青山”,指今南京市东南的青龙山。诗中提到的“秣陵城”,即古时的秣陵县城,故址也在南京市内。作者在《香
-
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
-
明·归有光 项脊轩 ① ,旧 ② 南阁子 ③ 也。室仅方丈 ④ ,可容 ⑤ 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 ⑥ ,雨泽 ⑦ 下注 ⑧ ;每移案 ⑨ ,顾视 ⑩ 无可置 (11) 者。又北向 (12) ,不
-
汉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刘彻时正式设立的管理